家校有效配合 共育效果最佳

时间:2023-10-05


关振蕊

 

经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说:“老师,我不懂教育,现在就把孩子托付给您了,您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这样的家长可以说是开明的家长,比较信任老师。但实话实说,如果家长对老师说的不是“客套话”,而是“真心话”,认为孩子上了学,自己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那是真不懂教育,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某某作业从来没有全对过,也不知道家长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管管孩子?”在这里,老师说的“管”,其实就是“辅导”。在这些老师看来,学生作业出错、学习成绩不佳,都是家长教育不到位造成的,仿佛与自己无关。这种观念也是不正确的。

 

家校共育,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教育”一词包含了“教知识”和“育品格”两大方面。孩子上学前,“教”和“育”这两个任务,由家长一肩挑;孩子上学后,“教知识”的任务主要转向学校,而“育品格”的任务主要还在家长身上。孩子的成长是知识和品格的有机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良好品德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的学习,而知识学习反过来也会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提升。因此,孩子上学以后,家长不能把家庭当宾馆,把自己当保姆,只管孩子衣食住行,放弃或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作为传授知识主体的老师,当然更不能只管教不管学,把辅导的责任分摊给家长。家长想要好孩子,教师想要好学生,双方要勠力同心,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助力孩子成长。

 

孩子的教育,家长不能缺位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最坚实的后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是任何一任老师都无法比拟的。有调查表明,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懂得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家长。因此,孩子上学以后,学习的主阵地虽然转移到学校,但是家长的教育却不能缺位。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远远多于教师。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在家庭中,是和家长一起度过的。还有,一年365天,除掉双休、法定假日、寒暑假,孩子在校时间其实只有200天左右,其余160多天是由家长“支配”的,这么长的时间,如果家长不教育,孩子岂不成了脱缰的野马?

其次,从孩子成长“要素”来说,除学科知识外,更包括身体、心理和品德等多方面,这些都有赖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家长的教育。比如,最基本的身体素质,一口吃不成胖子,单靠学校“两操一课”是不够的,要靠平时的跬步累积,要让孩子养成天天锻炼的好习惯。再比如心理健康,阳光的心理唯有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下才能生成。节假双休,家长要让孩子少上各种培训班,走出房间,走进大自然。无边的旷野、高远的天空会让孩子胸襟大开,旖旎的风光、田园的烂漫会让孩子心灵得以沉静。让孩子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置身于社会的万花筒,在与人交流交往中,他们才能学会辨人识物,提升社会洞察力,发现自我价值,在实践中确立鸿鹄之志……

 

学校教育,教师要负“全责”

上学以后,孩子就成了学生,学校成为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情操陶冶、人格完善,学校、教师都责无旁贷。

尽管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把自己的份内责任分摊、转嫁给家长。例如,让家长代替自己辅导、批改作业,即便是家庭作业也是不可以的。

写作业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是对学生学习情况检测反馈的一个工具,唯有学生独立完成才有意义。做对了,说明学生学会了;做错了,说明学生掌握不牢或没有理解,教师要对症下药进行及时补救。

如果老师要求家长辅导、批阅,最后只要一个“全对”的结果,就会掩盖学生知识的欠缺,失去补救的机会,导致“平时作业全对,考试一点不会”的现象。

另外,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能全面把握作业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对学生思维方式不了解,可能只会就题论题,不会启发孩子进行自我思考,不能引领孩子自我发现,独立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画出解题路线图。因此,家长常常讲很多遍,孩子还是不明白,最后家长不得不直接甩出答案以求“解脱”。这就影响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制约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教师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觉得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动辄“喊家长”,是教师转嫁教育责任的另一个突出表现。

舌头和牙齿再亲也会打架。孩子天天在一起,活泼好动,发生点摩擦、产生点矛盾在所难免。发生了问题,教师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然后采取恰当的方式给予化解,非必要不能随意“喊家长”。

有的教师之所以动辄“喊家长”,第一,说明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会降低自己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威信;第二,学生在学校发生问题,让家长参与处理,人之常情的“护犊心”,容易让小事变成大事,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第三,学生的自尊心让其对“喊家长”有抵触情绪,会对老师心生不满,不利于老师的后续教育。

 

家校有效配合,共育效果最佳

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二者虽然地点有别,主体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根本目标却是一致的,施加的影响都会聚焦于孩子一个人身上。二者唯有相互支持,有效配合,方能实现1+1>2”的最佳教育效果。

首先,要厘清家校权责的边界,找到学校“教书”、家庭“育人”的平衡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态,有着不同的职责、功能和价值,二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学校教育无法取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家校双方要建立明确的“边界”意识,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分工、职责边界,不能轻易地把责任转嫁、推托给另一方。

其次,要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构建家校共育共同体,做到双方相互融合而不“越界”,相互补位而不越位。学校要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等尽可能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发展规划,获得家长对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认同,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以恰当的方式积极参与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中来。同时,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利用家访、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帮助家长及时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难题。

家长也要及时与学校和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学校教育动态,对孩子在家学习做好监督与指导,协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双休日和节假期间的活动,配合学校更好地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家校双方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互理解,有效配合,形成合力,步调一致向前进,方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

 

摘自《家庭》202313期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