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费巨资,普通家庭也能培养国际视野

时间:2023-09-27


半夏

 

2023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年度“世界学者杯”英语学术赛事中,长沙10岁孩子陈铸蹊气定神闲,一边飙英文,一边笔走龙蛇地展示书法艺术,大获组委会好评,秒杀众多国际学校的中学生。

当得知陈铸蹊来自长沙的普通公立学校,不仅没有经过海选和长时间的集训,还曾因为大气回怼外国网友无理挑衅而走红网络,全网拥有50多万“粉丝”后,众家长纷纷向其父陈波取经:普通家庭如何不费巨资,培养出拥有国际视野的孩子?

 

全情陪伴,助力听障女儿恢复健听

湖南永州人陈波,原是广东省东莞市一家工厂的工程师。2010年,女儿陈临溪出生,但在她一岁多时,被确诊为双耳重度耳聋。

陈波追踪溯源,发现孩子在新生儿听力检测中,医院设备故障,医生跳过了此项检查,但没有告知家属。新生儿听障比例高达2‰—3‰,最佳人工干预康复期是孩子出生前6个月,而陈临溪此时已过了一岁生日的第10天。

陈波顾不上悲伤,带女儿四处求医。即便佩戴助听器,高频音也被过滤,植入人工耳蜗,女儿听力依然受限,语言能力发展迟缓。时间紧迫,当时妻子怀着六个月大的儿子,陈波毅然辞工,一心要为女儿恢复听力。

陈波抱着一岁半的女儿来到长沙听力康复中心求诊,工作人员和在场清一色陪诊的妈妈们齐齐讶然,此前湖南还没有爸爸陪诊成功的先例。

听力康复关键在于家长主导,配合老师指导,24小时不间断尽可能地和宝宝说话。陈波铆足劲,尽量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不是给女儿讲故事,就是没话找话说个不停。他说得双颊酸痛,嘴唇麻木,常常和女儿一起睡着了,一旁的播放器还在循环播放音频,但他醒来后继续逗女儿说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临溪三岁半时,以第一名的成绩康复,语言能力赶上同龄健听儿童,回东莞正常入学。2017年,陈波带女儿回长沙读小学,隔年儿子也入读同一所学校。

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学英语,陈临溪到三年级时,英语听说开始吃力。陈波多番打听后发现,佩戴人工耳蜗在噪声环境下,20%—30%的语音会被遗漏,英语恰巧高频音居多。这会导致听障孩子上到中学后英语成绩普遍跟不上。陈波对此不认同,母语为英语的听障孩子,怎么克服困境呢?

一次,陈波了解到身边有两个和女儿同龄的孩子英语表达能力优秀,一打听,原来对方家长经常带孩子和外国人相处。他一下子豁然开朗,语言作为沟通工具,就要处于相关的环境,不断重复输入输出,形成肌肉记忆,和听障恢复健听如出一辙。

陈波开始在网上满世界帮女儿找同龄的语言伙伴,终于幸运地找到一个和女儿情况类似的美国听障女孩,对方对东亚文化很感兴趣。借助翻译器,两个孩子常互通邮件。后来,陈波又找到Hello Talk——一款类似微信的聊天软件,陈临溪逐渐结识了更多的外国小朋友。

一对来自加拿大的和陈临溪年龄相仿的姐弟,恰巧想学中文。于是,他们约定固定每周日晚上8点,通过免费国际长途Skype通话,一半时间讲中文,一半讲英文。双方熟了之后,还常常一边聊天,一边玩电脑游戏。

 

运筹千里,10岁娃对话40余国网友

为了激发姐弟俩学英语的热情,陈波买回全套海尼曼、牛津阅读树等经典英文绘本,并给孩子看英文原版动画片,听英语名著轻松说等音频,鼓励他们比赛刷单词。

为了让孩子多多开口练习,陈波想打造一个各个时区都能通话的英语社交圈。他在网上找到一个韩国人建的英语聊天室,但韩国人讲英语发音特殊,姐弟俩都说听不太懂,进去聊了几次后,备受打击。

陈波也只会基础听说,借助翻译器勉强能阅读。于是,他开了抖音账号“花小芽&花小朵”,找来固定的伙伴,组建空中英语角。每天中午,孩子们回家吃午饭,都会到空中英语角聊天。聊天的人不乏在校大学生和高中生,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英语的心得,讨论英文小说和电影,好不热闹。

2022年夏天,陈波无意中发现一个国际聊天平台,全世界的网友在上面随机连麦,发起视频聊天。

陈波注册了账号,一开始,孩子上线前,他先过滤通话对象,对方光线不明亮,着装不整齐,模样怪诞的,他会即时换人。孩子通话时,陈波也会全程陪同。慢慢地,孩子自己也懂得甄别通话对象。

女儿大了,喜欢邀请固定的朋友聊天,但儿子喜欢每天开盲盒似的交友方式。每天8点,他准时坐在电脑前,身后是一排满满的书架。很多外国人不知道湖南长沙,不相信陈铸蹊来自中国,一连上线,就问他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被问多了,陈铸蹊和人打招呼时,会在镜头前挥舞一面五星红旗,自报国籍。一些外国人惊讶于陈铸蹊流利的英文,问他是否住在“富人区”,并就读于贵族学校。当陈铸蹊娓娓道来,自己来自毛主席的家乡,就读于公办小学时,外国网友惊呼不可思议。

随机和不同国家的网友连线多了,陈铸蹊的兴致越来越高,每次和网友聊完,他就在地球仪上标记对方的位置。陈波则协助孩子找相关国家的背景资料,深入了解其历史人文,为日后积累话题。

和各国网友对话时,陈铸蹊收获不少善意。一次,他连线了一个在瑞典留学的也门小伙。对方一边聊,一边给小网友展示冰天雪地中犹如童话世界的校园。这给陈铸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平时连线最多的是大中学生,一次,一个瑞士女孩正在上课,她让陈铸蹊和自己远程上了一节科学课。课室里有十几个学生,大家席地围坐,一会儿有人跳起来,发表见解,答得不对时,马上有人站起来反驳。有争执有欢笑,气氛欢脱灵动。末了,陈铸蹊教他们一句中文:“谢谢,你们太棒了。”对方都学得字正腔圆,异口同声地回应中国小老师。

迄今,陈铸蹊连线了40多个国家的800多人,英语词汇量超过5000,越来越自信,能淡定处理日常沟通。一次,陈铸蹊连上一名持枪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他围着厚重的头巾,无奈地展示手中的枪支,好生羡慕中国的和平环境。

陈铸蹊也曾连线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学生,他们一致和10岁的陈铸蹊吐槽对战争的厌恶。陈铸蹊像大人般安抚对方,祝福他们早日迎接和平。

他偶尔也会遇见种族歧视者。一次,陈铸蹊连线一个美国女生。对方一听陈铸蹊来自中国,便出言不逊,说希望他身后的大书架压倒他。陈铸蹊淡定回怼:You are lack of education.(你太缺乏教养了)”女生气急败坏地骂脏话,陈铸蹊不动声色地漂亮回击,随即下线换人。网友夸赞他颇具外交官潜质,“淡定弟”的雅号红遍网络。

 

美好家风,发掘孩子的内驱力

除了陪伴孩子学习,陈波还带他们深度接触大自然。每到寒暑假,陈波都会带孩子去自驾游,驻扎一个地方待上一段时间。在旅途中,孩子们更是开直播和网友分享,对我国知之甚少的外国网友无不对我们的大好河山表示神往。

结交外国网友,不但打开了孩子的眼界,还大大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他们潜心练习书法,努力学习中外历史文化,只为展示更好的中国少年风采。

2023年初,一对越南姐妹邀请陈家姐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学者杯”英语大赛。这是耶鲁大学官方支持的面向全球8—18岁青少年,对科学、社会学、历史、艺术&音乐、文学、通识等六大学科,进行跨学科的学术挑战赛。5月赛季开始,姐姐忙于小升初考试,没能一起同行。

比赛过程中,无论是英文演讲还是辩论,陈铸蹊都镇定自若。在才艺展示环节,他现场挥毫奋笔疾书,还不紧不慢地和主持人对话。来自全国多家国际学校的中学生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孩子一共560人参赛,陈铸蹊获得综合评比总分第40名的优异成绩。

台下的家长得知陈铸蹊来自长沙的普通公立学校后,不由得对陈波赞叹:“参赛的几乎都是国际学校的中学生,一年学费起码30万元,事先还经过海选和长时间的集训才走上赛场。你娃省老多钱了。”

完成比赛后,陈波带儿子参观清华、北大的校园。陈铸蹊的“粉丝”——来自清华、北大的两位博士姐姐,提早帮忙预约了参观。他们先去了清华大学图书馆,还去教学楼做了一会儿旁听生。走了大半天,还没逛完校区,陈铸蹊感叹:“爸爸,我以为我们学校已经很好了,没想到只有清华的一个角落这么大。”转身,陈铸蹊便向路边的哥哥、姐姐打听他们是怎样考进清华的。

在北大,陈波让儿子和越南姐妹自行找留学生对话。陈铸蹊大方和留学生畅聊,问他们在华留学的感受,选择北大的理由等。他告诉爸爸:“北京之行太精彩了,学好外语真是收获多多。”回到家不久,陈波又收到喜讯:女儿被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提前录取。

陈波也常被中国聋协邀请去全国各地分享育儿经验。他总是欣然前往,并毫无保留地分享秘诀:首先家长要高效陪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多番尝试,温柔坚定地轻推,最后是不忘鼓励任何细微的进步,让孩子有成就感,形成内驱力。

女儿不幸听障,陈波不信命,在逆境中扒开一道缝隙,让一家人重归幸福的轨道,共创美好生活。

 

摘自《家庭》2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