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多国,放下一个母亲的焦虑

时间:2023-08-11


子烟

 

周轶君做母亲后,面对一双儿女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她和其他母亲一样,开始焦虑、困惑。为了找到一种最恰当的教育方式,她去了日本、芬兰、印度、以色列、英国,以及国内多个城市。她将此行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后,周轶君明白了教育的多种可能性,这成为她重新理解教育的一个切口。近几年的疫情限制了她的脚步,却没有限制她对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中国母亲”的焦虑

周轶君出生于上海,在北京读书,大学毕业后去中东做了两年战地记者,后来就职于凤凰卫视。结婚生子后,她请自己的妈妈帮忙照看孩子。

周轶君的妈妈是老上海人,对周轶君从小就很严厉,倔强的周轶君小时候没少挨妈妈的打。她在挨打的时候会在心里想,将来我的孩子无论做错了什么,决不能打他。但是有一天,在女儿做了周轶君认为不对的事情以后,她还是忍不住骂了女儿,并且动手打了她。听到女儿委屈的哭声后,周轶君一下子醒悟过来,并且突然发现,现在的自己就是她“最不喜欢的母亲的样子”。

冷静下来的周轶君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句话:“我们将生活在孩子的未来里。”也正是如此,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代人的教育方式决定了下一代人教育的起点。中国人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外国人也有培养孩子的方法,两者会有什么不同呢?习惯在更大的世界中寻找答案的周轶君,决定走出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首站是芬兰。在芬兰这个高度发达的北欧小国家,因为竞争意识较弱,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保持他们的天性和让他们真正认识自己。在这里,即使是不擅长数理化,又没有艺术天分的孩子,也会被老师发掘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善良、正直、勇敢。

在森林课堂里,老师让孩子们自由活动。孩子们在森林里不像在上课,更像是在快乐地玩耍。老师告诉周轶君:让孩子们不带目的地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让他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大自然胜过所有的语言。

在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小学里,周轶君拜访了拉尼老师。这天的课程主题是“时间、年龄和我”,而课堂就是当地的养老院。在那里,老师、孩子和老人互相临摹彼此的脸,给对方讲自己的故事,在年龄的皱褶里寻找时间的纹理。周轶君问拉尼老师,上这样的课,学生们能学到什么?拉尼老师说:“多年以后,这些孩子可能不会记得我在黑板上写过的数学方程,但他们很难忘记今天和老人们在一起时的感受。”

同样,在以色列,对于孩子的选择,家长们都给予最大的尊重,他们希望孩子保持天性,成为完整的自己。很多在校的学生可以创办自己的公司,这些学生创立的公司大部分都会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行动力和责任心,他们以后在遇到问题时,都会积极思考如何解决。

日本藤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是该国诸多教育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拥有选择的权利,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但他们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这里的老校长崇尚日本的一句古谚语:“孩子是父母的祖先。”他告诉周轶君:“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是孩子教育了父母什么是责任和爱,是孩子让父母快快‘长大’。”

在印度、英国,周轶君也得到了另外的收获。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思维和教育模式,这让周轶君大开了眼界,她不禁感叹:教育原来可以有如此多的模式!

 

寻找《他乡的童年》

回国后的周轶君没有停歇下来,她和她的“所以然工作室”制作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2019年8月,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在优酷刚一上线,就在豆瓣网获得了9.1的高分,并且成为当年十大最值得看的纪录片之一。

在纪录片里,周轶君既是探访者,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这次探访过程中,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理念冲击着她。感动与感受、观察与思考,让这个典型的中国妈妈沉淀下许多关于教育的理解。

总结这次旅程最大的感受时,周轶君说:“作为大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教育自己,永远不要停止思考、停止学习。教育,本质上就是我们与孩子之间,进行的一场平等的对话。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边界和未来。”

网友们也把观看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的感受分享出来。有人说:“《他乡的童年》里,我最喜欢芬兰和以色列篇,不但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教育模式,还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有人说:“看了片子之后,我深深地反思自己以往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也明白了我们的矛盾和隔阂出自哪里……我从来没有蹲下身子来与孩子对话过……”

但是也有人说“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中国缺乏实践的空间”,甚至有人说这是“拍给中产看的留学指南……”面对不一样的声音,周轶君再三强调这部片子只是她个人寻找答案的过程,并不代表着片子里的教育模式就适合所有人,她只是把自己所看到的记录下来,分享出去。

有人赞美,有人质疑,有人把在纪录片里看到的知识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去,这让周轶君很感动。有一群在武汉的妈妈,她们找到印度那个用废物做玩具的玩具大王的网站,把做玩具的教程翻译成中文,然后按教程去社区里找废弃不用的物品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

还有人效仿纪录片里芬兰人的“人格优点树”,除学业之外,把孩子的同情心、爱、幽默感、安静、躁动、内向、勇敢等画出来,一目了然之余,也让家长明白,很多平常人认知的孩子的“缺点”只是孩子的特点,并提醒自己不要随意去扼杀。

也有人制作色卡,带孩子们像纪录片里一样到大自然里寻找与色卡接近的天然植物,去触摸、去感知、去了解,把这个世界的很多“未知”变成“已知”。

 

把家庭变成最好的学校

周轶君本来计划拍《他乡的童年》第二部,由于疫情,进度受到了影响。而因疫情隔离在家与孩子朝夕相处,也让她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感触和思考。

周轶君记得在芬兰拍摄的时候,有个人告诉她:“你知道芬兰最好的学校是什么吗?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学校。”而在疫情期间,恰恰是我们每个人的家都变成了学校,因为孩子要在家上网课。而网课只是讲授书本上的知识,怎么让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怎么样让家成为最好的学校呢?

周轶君想起了印度的“云中学校”,该校有个社区互动的教学环节,就是让家长之间互相帮忙,家长会什么就教什么,有什么样的资源都可以拿来用。

周轶君和家长们分享了这种教学方式,大家轮流当老师,每个人尽可能地把自己会的知识讲给孩子们听。就比如我懂天文学,就可以讲宇宙的进化;你懂物理学,就讲讲量子纠缠;而他懂金融,就讲讲财商的问题……

这样的分享也让人们认识到,学习不只是坐在教室里学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可以非常广泛。同时也因为面对同样的问题,孩子和父母可以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既增进了亲子关系,也让家庭气氛变得不再乏味。

其实,大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孩子更愿意进入大人的世界里。只是在大部分的家庭里,父母会认为“你还小,你什么也不懂”,从而忽视了孩子的意愿和渴求。

父母的爱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周轶君至今记得她小时候爸爸会带她去钓鱼,正是这个经历让她体会到什么是“准备、等待、观察”,以及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出手。

疫情期间,周轶君在家办公时请孩子们制作一块“工作中”的牌子挂在门上。之后,孩子们不但自己不来敲门,还当起了守门员,提醒家里其他人安静。孩子的世界跟成人世界一样,如果能让规则的执行对象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过程中,他们往往能够更好地遵守规则。

周轶君在家时会和孩子讨论钱的重要性、工作的价值、人际关系,孩子们会告诉她一些在学校中的见闻、自己的爱好和目标。她觉得跟孩子做平等的沟通非常重要,并且能从中不断学习。

周轶君利用疫情两年的时间,结合纪录片的拍摄过程和自己的育儿心得制作了音频作品《教育观念20讲》。她没有把自己摆在教育专家的位置上,而是把自己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教育的先行探索者去做这件事的。

 

摘自《家庭》20238期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