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断之心:行动比纠结更重要

时间:2023-05-29

决断之心:行动比纠结更重要

于音

 

又到了吃饭时间,去餐馆A还是餐馆B?

拿到了多家公司的录用通知,选择工作A还是工作B?……

很多人在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时都出现过拿不定主意,不断陷入“纠结”的情况。纠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思绪纷乱,心情烦闷”。看着这两个字,仿佛思绪已经缠绕到了一起。

 

我们为什么会纠结?

1 想做最好的选择。每个人都想要做出最好的选择。但人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加之复杂的情绪干扰,无法用绝对的理性做出选择,因此要做好心理准备——选择必然是不完美的和不充分的。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都会遇到挫折,只是选择不同相应的挫折也不同。与其纠结选项,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不同的路途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2 害怕承担后果。有时阻碍人们做出选择的,是害怕承担不可预期的后果。可世间所有的选择,其结果都是无法确定的,因为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

我们可以把握的是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不利结果。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任何结果都是自己与环境互动的结果,看似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也是磨炼的好机会。也许眼下的困境正是命运给自己的礼物呢。事物都有两面性,换个视角看待问题,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相同环境下,不同的行为会令结果千差万别。不妨走出舒适圈,大胆尝试。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凡不能毁灭我的,必将使我强大。”

当然,凡事都有“度”。如果确实“后果很严重”,困境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那就离开吧。毕竟持续且过度的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允许自己有闪念的后悔,更重要的是学会在每一次的选择后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承认自己有局限性的同时,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然后坚定地向前行动,继续披荆斩棘。

3 不愿放弃。做选择时,另一个困扰我们的障碍是不愿放弃。有些选择会相互冲突,选择甲则意味着放弃乙。我们要学会放弃,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舍才有得。至于选择甲还是乙,要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理清哪些选择对自己更重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前进。

在判断自己的目标时,可以借助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动机由需求决定,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他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需求呈金字塔型逐级而上,低层次的需求得到适当满足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级的需求。

 

纠结时我们的体内发生了什么?

面对选择无法决断时,身体迎来了最初的压力反应。此时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进而刺激肾上腺释放激素,引起身体的反应,令我们兴奋,在此阶段我们很容易凭感觉做出本能的选择。但很快理性的“小人”站出来说,再想想吧,也许另一个选择的结果更好呢。于是我们的思绪开始蔓延,各种想法浮现出来,不断撕扯,纠结开始了。

随着纠结时间的延长,尤其是面临重大选择时,我们难免长时间地思索—推翻—选择—再推翻……长时间的压力让我们的身体状态进入到了第二阶段:阻抗阶段。压力持续存在,肾上腺将继续分泌压力荷尔蒙,激素将持续在血液循环当中令血压保持高位,以便身体随时切换到报警反应阶段的状态。长期的高压力水平会导致免疫、消化、心血管、睡眠和生殖系统的紊乱。

如果压力持续的时间足够长或者强度足够大,躯体的资源将会耗尽,机体将进入第三阶段:疲惫阶段。当躯体处于慢性应激时,“应激激素”分泌的增加将会损害免疫系统的完整性。这是最危险的阶段,因为身体最容易在这个阶段出现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疾病等状态。

 

面对选择如何避免纠结?——行动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头脑中的混沌无助于做出更佳的选择。行动起来吧,可以进行信息收集,去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或者借助网络查找相关信息。但要注意,一定要亲自做出最终的决定,因为没有人可以为自己的选择结果负责。

做选择的时候,头脑中的几个选项难免打架,那不妨把每个选择的利与弊都罗列出来,选择利大于弊的选项。如果还是难于选择,可以把好处附上数值,比如从1~9给好处打分。最终选出得分高的。

当然,不用每个选择都如此烦琐,一些结果无关紧要的事件选择就用投硬币的方法,把简单的选择交给随机的运气。即便靠运气做了选择,我们还是容易产生“如果选择另一个会更好” 的念头。因为未选择的情况没有发生,没法预知选择后真正会发生的风险,而却要为此刻的现实感到不满,这都是正常的,需要做的就是告诉自己——接纳。

 

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根据斯坦福大学教授奇普希思与杜克大学研究员丹希思合著的《决断力》一书,决策过程分为四步:面临选择、分析选项、做出选择与接受结果。

面临选择时,可以尝试使用“消失选项法”,即先放下现有的选项,再思索挖掘还有没有新的选择。因为我们容易将自己限制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中,忽略其他可能性。

分析选项时,可以将目光放长远,当下做出选择后,尝试假设半年后、一年后、五年后甚至十年后如何看待当下的选择。

做出选择时,要牢记: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适合自己的选择。这时可以梳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理想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当理清这些基本问题后,很多问题就有了答案。即便选择让自己阶段性地偏离了初心,也可以通过梳理人生目标重新回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决策的最后一步是接受结果。可以预想一下选择的最坏结果。如果最差的情况自己也能接受,那还担心什么呢?

敢于决断,做出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坚定地承担结果。拥抱未来,行动起来吧!

 

摘自《心理与健康》202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