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成功:帮孩子找到人生掌控感

时间:2023-10-05


李红都

 

在众人眼中,岳晓亮不仅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签约EAP培训师、河南省心理咨询师考试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更是一位擅长用心理学知识来教育和引导孩子的优秀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岳晓亮善于用“安全感”“亲密感”“成就感”“规则感”这四种心理,引导孩子的身心成长,是老师和孩子眼中的“超级爸爸”。

 

培养“安全感”和“亲密感”

1974年出生的岳晓亮是一位资深心理学专家,现居河南省郑州市。岳晓亮3岁那年,由于父母都是医疗体系的职工,工作特别忙碌,他被寄养到上海的姨妈家。离开亲生父母,他的安全感骤然降低,由于年龄小,他不知道如何缓解焦虑,本能地发现咀嚼食物可以产生快感,所以每天都吃得特别多。很快,这个原本体重正常的小男孩,变成了“小胖墩”。

通过吃来缓解内心焦虑感的习惯,伴随岳晓亮度过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最胖的时候,他的体重一度超过200斤。他试过多种减肥方法,都没有效果,直到后来对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学到“口欲期”这个专业术语。他开始调整心态,重建安全感,慢慢改掉了一有压力就吃东西的坏习惯,体重渐渐接近正常标准。

这个改变,让岳晓亮懂得了安全感的重要性。所以,岳晓亮结婚后有了孩子,就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岳晓亮有两个孩子,老大叫多多,老二叫安宝。多多整个童年时期的生长环境非常稳定,所以内心安全感比较强。安宝准备上幼儿园的时候,岳晓亮搬家了。面对一帮陌生的小朋友,才两岁半的安宝内心安全感降低,有些胆怯。

妈妈鼓励安宝:“安宝是小小男子汉,很勇敢的,没事,你只管去找他们玩吧。”看到安宝裹足不前,奶奶笑着说:“不要害怕,他们不跟你玩,我们陪你玩。”

但岳晓亮不赞同这两种办法,他抱起安宝,问:“你想不想跟楼下的小朋友们一起玩?”安宝说:“想。”

岳晓亮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去?”安宝说:“我不敢。”

岳晓亮就拉着安宝的小手,走到楼下,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小朋友们好,你们在玩什么游戏?”

一个小男孩仰起脸说:“我们在玩蚂蚁搬豆。”

岳晓亮又问:“这位小朋友叫安宝,他也想跟你们玩游戏,你们欢迎不欢迎呢?”小朋友们说:“欢迎。”

岳晓亮笑着对安宝说:“你看,他们都欢迎你,快去跟他们一起玩吧。”安宝就欢天喜地地跑过去,跟小朋友们一起玩了起来。

帮助儿子初步融入集体后,岳晓亮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坐在不远的地方,让安宝一扭头,就知道爸爸没走开,心里有安全感。

随后的几天,岳晓亮继续不远不近地陪伴安宝,直到安宝跟这些小朋友都混熟了,才放心地让孩子自己下楼玩。

岳晓亮认为,0—6岁是孩子安全感培养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稳定幸福的基石。而提升亲密感就是间接提升安全感。进入一个新圈子,只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帮助孩子建立友情亲密感。

安宝上小学后,有一天,他问岳晓亮:“爸爸,我想在学校多交点朋友,怎样才能交到更多朋友呢?”

岳晓亮笑着告诉儿子:“我给你三个建议。第一,你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第二,你能够给别人带来帮助;第三,你能够让别人佩服你。别人一旦佩服你了,你不用去主动结交别人,别人会主动来结交你。打个比方,你不是很喜欢打篮球吗?要是姚明去你们学校,成了你们的同学,就算他既没给你带来快乐,也没给你带来帮助,但是他特别优秀,令大家佩服,你会不会主动跟他交朋友?”

安宝说:“当然会了。这三条,我都能做到。”

看到孩子与老师、同学相处的亲密感在不断增强,岳晓亮很欣慰。岳晓亮认为,孩子将来不论是平凡还是优秀,只要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能给别人带来帮助,能让别人佩服,那么他一生都不会缺少朋友,进而多一份对人生的掌控感。

 

培养“规则感”

多多上初一时的那个暑假,约定暑假作业完成后,全家自驾去陕西、内蒙古、山西旅游。临行前一天下午,多多突然说作业还未完成,并央求父母能不能自驾游回来再完成暑假作业。

岳晓亮平和而又坚定地告诉她:“承诺过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所以不能为你破例。但因为爸爸爱你,所以会和你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

通过对多多剩余作业量的统计,岳晓亮发现多多如果马上开始写,并且高效率去做这个事的话,有希望在第二天早上6点写完……于是,他告诉多多两个解决方案:一是父母带上弟弟去自驾游,把她安顿在亲戚家;二是多多现在开始,全力以赴冲刺在第二天早上6点前完成自己的作业,兑现承诺。

多多想了想说:“好吧,我选第二个方案。”

岳晓亮提醒她,第二个方案会比较辛苦。女儿点点头……但在凌晨两点时,多多写得实在太累了,就哭着叫醒了岳晓亮:“爸爸,我还是选第一个方案吧。”

岳晓亮坚定地说:“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在爸爸的坚持下,多多最终在早上7点多完成了整个暑假作业……直到今天,多多还经常动情地提起这件事,她说这是人生当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让她学会对自己的承诺和选择负责,也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自律才能带来自由。

由于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岳晓亮深知规则的遵守是双向性的。在人际交往当中,如果对方说的话、做的事,让我们不舒服,忍让和妥协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女儿多多10岁那年,某日放学回家,她带着生气和疑惑的表情问岳晓亮:“爸爸,同学宁宁主动送给我一套书,现在又不承认,让老师误认为我在说谎。我很生气,也很疑惑,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原来,多多的同学宁宁经常买书或玩具作为小礼物送同学拉关系,而作为班长的多多也收到了一套书。宁宁的妈妈发现家里少了几百元,怀疑是孩子拿了,就给老师打电话,请老师处理一下。

老师为了核实宁宁一共从家里偷拿了多少钱,就让收了礼物的同学都主动说一下。多多说宁宁给自己送过一套价值70多元的书,但宁宁死不承认,对老师说:“我没送她。”

因为感到自己被冤枉了,让老师觉得自己说谎,多多特别生气和委屈。岳晓亮开导女儿:“你被冤枉了,换了我也生气。但你猜猜为啥她当着老师的面不敢说实话?”

多多说:“不知道。”

岳晓亮就说:“老师喊你去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多多说:“因为发现她偷了家里的钱。”

岳晓亮又说:“是啊,老师想了解她一共从家里拿了多少钱,她拿得多与拿得少,你觉得结果会一样吗?”

在爸爸的引导下,多多明白了,原来那个同学并非真想冤枉自己,不过是当时面对老师和家长的责问,她内心充满恐惧,才说谎自我保护。

第二天,多多按爸爸教的办法,找到宁宁,进行了一次角色模拟,让宁宁扮演班长,自己扮演送礼拉关系的对方,让宁宁在游戏中体会自己的委屈。

随后,多多诚恳地告诉她:“我知道你昨天在老师面前没说实话,是因为你害怕受惩罚,但你这样做,让老师和家长误会我了。虽然我生气,但是我也理解你。不过,如果换成我,我会跟你主动说清我的感受,然后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这就是好朋友的态度。”

果然,多多的做法,不仅消除了老师对她的误会,也修复了两个小伙伴间的亲密关系。

通过这次的经历,多多又提升了对规则感的认知。原来,人际交往并不是非得去理解和迎合别人,而是在坚持自己立场和观点,不让自己受委屈的前提下,去理解别人,这样才能建立让彼此都感觉舒服的良好人际关系,进而增强对人、对事的掌控感。

 

培养抗挫折能力

在长期做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岳晓亮见过很多心理出现问题的青少年。他发现,很多孩子赢得起,但输不起,一遇到挫折,就会消沉、抑郁,甚至还有人会用自杀、约死等极端方式来宣泄和表达负面情绪。所以,他非常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多多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班干部,还多次当选班长、团支书。在小学四年级时,当了3年班长的多多,竞选班长却落选了。

岳晓亮问多多为啥没当上,多多说:“反正我也不想当班长,太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岳晓亮笑了,他知道女儿不过是在找个台阶罢了。他问:“如果你真的不想当班长的话,你前两天干吗还要写演讲稿?干吗还兴冲冲地做了很多准备去参加竞选?所以你肯定不是不想当班长。你说不想当班长,只不过是因为没选上有些难过。对不对?”

多多哭了。谈及没当选班长的原因,多多说:“我是班长,我管纪律得罪他们了,就没选我。”

岳晓亮说:“那其他班的班长也得管纪律,他们也都落选了吧?”

多多想了想,说:“那也不是。”

岳晓亮说:“你以为管纪律就得罪别人,很明显这只是你猜测的原因,不一定是真的原因。如果你找到了真正的原因,我们把它给解决掉了,下次你不就能当选班长了吗?你可以去做调查,问问他们不选你当班长的原因。”

多多疑惑地说:“我咋问?”

“你们班一共多少人?50多人?有10多个选你的,30多个没选你的,对吧?你可以问一半左右的人,比如问20个人,写20张小纸条,每张小纸条上写句话,比如‘请问你为什么不选我当班长?'”

第二天,多多就按爸爸说的办法去做了。果然,孩子的回答都很“童言无忌”:“班长大人,你以后要是再温柔一点就好了。”“班长,你以后要是声音再小一些就好了。”“岳班长,你要是我面前笑一笑就好了……”

当晚,岳晓亮跟女儿一起查看小纸条。他很快就发现问题出在多多对同学们的态度和情绪上,于是循循善诱:“多多,你管纪律本身不是问题,是你管纪律时的态度和情绪让同学们不舒服了。从现在起,你用更好的态度、更好的情绪、更好的方式去和你们班的同学互动。这样做下去,那下学期,你当选班长的概率不就大大增加了吗?”多多高兴地点点头。

果然,此后再遇到挫折,多多就没那么多负面情绪了,反倒会积极自查原因、自我纠正,进步也更快了。后来,她不仅又当上了班长,还被老师和同学推选为团支书。班主任也专门在岳晓亮面前表扬了多多:“我从教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哪一个孩子遇到挫折不仅不抱怨、不消沉,还会主动寻找原因,自我提升……”

对岳晓亮来说,两个孩子是不是“学霸”和班长,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能在成长中有越来越多的安全感、亲密感、规则感和成就感,进而找到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这就是他在家庭教育中最想看到的成果。

 

摘自《家庭》20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