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阶段家校共育有效性对策研究

时间:2023-09-27


陈霞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家长、社会各自承担不同职责,因此要保证各主体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够实现良性教育,只有三者合作,才能够促进幼儿实现茁壮成长。在初中教育阶段,家校共育理念有重要的作用,其核心是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让学生在适宜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成长。家校共育理念要优化现代教育发展模式,为改变现代教育理念提供新思路,由此可知,探究家校共育在初中教育阶段有重要的作用。

 

一、家校合作共育的相关概述

新时代下家庭教育工作、学校教育工作与社会教育工作形成了新的重叠模式,在此背景下,几种教育工作相互联系,有整体性作用,可以整合优势。家校共育理念指家长与学校分别承担教育责任,两者通过合作努力让学生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下学习,享受到最佳的教育服务,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家校共育理念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学校是主体,有着不同的职责,需要深化家长和教师的合作,使双方能够对学生学习有所了解,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由此可知,优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工作,使两者协同发展,才能够让学生在理想的教育环境下学习,只有学校和家长努力,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时期,因此家庭、学校需要从不同角度关注学生,使用合作的方式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快乐健康成长。

 

二、初中教育实施家校共育合作的有效性

新时代下家校合作开展教育工作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初中院校虽然和学生、家长构建了和谐友好的关系,但是合作效果差强人意。家校合作共育模式能够解决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优化教学质量。家校共育合作的有效性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

在教育改革中,改革多数是创新教育方式,发挥教育作用,深化合作,让教师和家长把握学生生活状况与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帮助。在家校共育理念指导下,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校状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生活状况,使其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家校共育思想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通过家校合作,能够掌握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并且优化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实际课程中。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质量更好,能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家校合作是初中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将改革内容应用到教学内容中,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发展提供保证。

(二)教育因素间有关联

教育工程有复杂性和漫长性的特点,不同教育因素间存在关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均能够推动学生的成长,二者不可缺一。由此可知,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两者的互补性,确保学校和家庭教育均不会出现缺失。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互补性,避免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某一方面出现问题,而影响到孩子成长,降低教学效率。因此,实施家校共育属于必然趋势。家校共育可以促进学校、家庭和生活协同发展。对学校来说,使用家校共育的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家庭与生活的环境,使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制定培养计划。家长根据家校共育更新教育理念,深入了解学校教学流程,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孩子成长。家校共育能够统一学生学习方向,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由此可知,家校共育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首选。

 

三、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家校共育理念被认同和落实并获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仍旧出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家校共育行动落实不达标

家校共育有较高的认可度,但是家庭和学校落实行动不达标。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教育问题应由学校和家庭一起协作完成,但只是在想法上支持,家长未落实到行动上,若是孩子出现错误,家长会不断指责学生的过错,而未反思自身的行为,无法发挥示范作用,甚至有的家长会违反学校的教学要求。

(二)家校共育体系不完善,共育效果差

学校并未构建理想的家校共育体系,一些学校未在家校共育中划分教育的责任,家校共育教育体系不完整,家长未明确在家校共育中需承担的角色和作用,因此无法积极参与家校共育的相关工作。并且家长也无法承担更多学校教育工作,比如家庭德育功能、生活功能、教育功能,甚至有些教育工作会被学生课后的作业检查背诵等学科作业而耽误,致使家庭教育未获得理想的成绩。

(三)家校共育工作流于表面,缺少交流和沟通

家校共育工作属于双向互动的流程,家校共育的因素是家庭与学校,班级中家长文化素质存在不同,因此对教育的标准也有不同的要求。家校沟通的畅通与否影响着家校共育的效果。家校共育的主要方式是家长会,但召开家长会多数千篇一律,为家长介绍学生成绩,或者使用家长开放日家访的方式来加速家校共育的开展,可教师在家长开放日耗费精力和时间安排活动,在此过程却未与家长交流。家访属于长期性工作,教学任务重,部分教师无法坚持。这些问题会让家校合作流于表面,难以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协调,因此无法实现理想的家校共育效果。

 

四、初中时期实施家校共育的有效措施

新时代下初中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构建新型家校共育关系。传统家校合作关系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型家校关系需要学校与家长消除此种约束,围绕现代教育理念构建合作关系,双方承担各自职责,构建服务型合作,让学生可以在理想的环境下成长和学习,从而落实教育改革工作,为建设国家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服务。

(一)延伸家校合作的途径,构建线上合作交流系统

家校共育的核心是让学校与家长能够紧密交流,按照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育计划,因此在家校合作过程中交流与沟通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加速家校合作的步伐,为其提供沟通途径。学校和家长要合理使用线上平台构建线上沟通途径,确保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学习等情况,对学生开展动态化交流,让家校合作能够更加密切。

首先,不同班级要指派负责人构建QQ群和微信群,由此人负责群组管理,学校班级的通知也应在群里及时发布,便于家长能够按照学校的标准调整教育方式,开展教育工作和监督工作,按照学生学习情况为其提供家庭教育。家长也要提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与教师商讨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次,学校需构建综合性授课平台。教师授课可以使用直播方式,家长在线上授课平台查看学生听课情况,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此种方式是监督教师与学生,能够对学生学习、教师授课有更多了解,增加家长的参与性。教师若是想要被家长认可,则需要积极备课讲课,同时学校也要为家长设置意见收集箱。家长在线上能够将自身有关教育的看法与建议上交到学校,由学校的相关负责人查看有关内容,并进行改进,及时回复家长。此种方式能够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从而加速家校合作。

(二)构建家校合作委员会,定期举办家校合作会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家长属于重要的角色,因此应发挥家长作用,深化家校合作,优化新型合作关系。初中学校在家校共育中要构建家校合作委员会。委员会应定期举办会议,一些家长可以代表其他家长发表意见。学校根据家长建议和学生建议将委员会举办成果展示给所有家长,双方通过交流沟通,能够更加明确解决方案,让教师和家长更加紧密沟通。此种合作模式的优势是学校与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在家情况,学校方能够按照家长建议优化学校工作,家长方能根据学校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并且为学生制定家庭教育方案,让学生能够享受到温馨和理想的家庭教育。学校也要不断推动建设家校合作委员会的工作,利用合作委员会加强学校和家长的合作关系,确保双方在共同努力下促进教育发展。家校合作委员会的成立能够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有更多更深了解,家长能够配合学校教育,提升初中教育质量。

(三)教师要积极家访,加强家校沟通的频率

在传统家校合作模式中,家庭访问是重要内容,所以在现代教育发展中,传统教育方式已难以完全适用于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家校访问在家校合作中属于重要流程,家长在合作中可以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学习环境有更多了解,但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因此会影响到家校合作效果。

学校要鼓励教师举办家庭访问,让教师和家长加强交流沟通,便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家庭氛围制定教学方案,同时在与家长沟通后了解学生在家表现,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表现。学校要在访问工作日志中详细标注家庭访问内容。教师在访问中要全面填写日志内容,了解学生学习环境、家庭关系,完成访问后应由家长签字并做出评价。家庭访问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家庭状态的了解,也能够让家长对学生在校表现有更多了解。家长若是工作繁忙,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家庭访问可以让家长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访问也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科教师只能在课堂了解学生,和学生接触少,双方有信息误差,影响到学生学习。教师家庭访问能够为师生构建交流的枢纽,使家长和教师彼此有更多的了解,优化教育质量。

(四)家长走进课堂听课,调动参与性

传统家校合作允许家长走进课堂听课,但此种效果不理想,家长多数是走过场,未认识到此种措施的作用。同时,教师未指导家长如何听课,也未合理分配家长听课人数,致使课堂环境混乱,家长质疑教师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但实际上家长走进课堂听课有现实意义,家长旁听能够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也能够调动学生表现的积极性,可以对教师讲课的状态和耐心情况做出综合判断。因此,学校要完善家长走进课堂听课的体系,让家长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听课。比如,学校为家长预约听讲的课程,准备好听课记录,让家长按照听课记录内容有目的地听课,同时要为教师和学生打分。在此过程中,家长为学生打分,不只是对孩子打分,也要对学生课堂表现打分。教师可以将打分内容上传到家长群,便于其他家长观看,了解自家孩子在学校状况、教师授课情况,提升教育质量。若教师讲课情况不符合家长的要求,学校则要做出调整;如果学生听课存在问题,家长则要根据学生表现开展教育,确保能够让家长和学校间无误解,为家长和学校教育提供平台。

(五)构建家校共育平台,整合资源

家庭和学校在此种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社区也应和学校、家庭配合开展相关活动,运用自身优势建立资源开放制度,保证发挥出家校合作的价值,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家长学校是为学生家长设立的学校,家长学校的生源是学生父母,它让人感觉更加民主平等。父母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主要平台,要求教学质量能发挥出学校的作用,全面落实学校课程标准、纲要、教材等相关工作。家校共育属于一种新型的培育方式,能够使社会、家庭、学校关系更和谐。构建民间机构,使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形成学校联盟,通过加强合作共享不同的教育资源,使家校共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初中生有独立的人格与自我意识,渴望被尊重和认可,对父母有逆反心理。因此初中家校共育目标需要放在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自尊水平上,应将三项目标在三个年级逐一实现,聚焦家校共育目标,保证分阶段实现。

(六)丰富家校共育内涵,提高学生品质

教师需要通过学校文化让家校共育内涵更加丰富,从而培养学生品质。学校需要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推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需将五育作为指明灯,让家校共育的内涵得以丰富。学校要重视辅导家长理解家校共育的内涵,使其能够参与到家校共享交流的活动中,让家校共育工作能够加速推动的步伐,使学生素养得到提升。学校也可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传统节日活动,促使家长、教师、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挖掘传统节日包含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学校可以在中秋节举办赛诗、赏月的活动,或在清明节举办寻找英雄活动,利用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并通过活动的实施让学生实现立德修身,提高学生品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学中落实家校共育理念,发挥共育的有效性,可以解决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优化家校合作共育方案,推动初中教育发展的步伐。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能够推动家校共育理念的落实,学校要号召教师参与建设家校合作共育工作,持续实现家校共育目标,与家长协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且稳定、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提高初中阶段家校共育的有效性。

 

摘自《家长》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