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疚式教育”只会短期有效,成为习惯则贻害无穷

时间:2022-08-05

“愧疚式教育”只会短期有效,成为习惯则贻害无穷

胡蝶

 

孩子不好好吃饭,责怪孩子不体谅妈妈做饭的辛苦;孩子不愿上兴趣班,指责孩子对不起父母为他交的学费;孩子考试没考好,责骂孩子白瞎了父母天天接送……

有多少家长习惯以让孩子愧疚的方式来达到让孩子服从的目的?

我女儿吃早餐一直是个大难题。她起得晚,每次都卡着点儿起床,匆匆洗漱后就到了吃早餐时间,因为起得晚总是没食欲。但不想吃也得吃啊,不然不到放学就饿了。因此,几乎每顿早餐,她都是在我半逼迫的情况下吃完的。

因为这件事,我们之间不止一次发生不愉快。比如她一见早餐只有牛奶、麦片和鸡蛋,就嘀咕:“怎么又吃这些啊?”吃的时候自然是一副难以下咽的表情:牛奶麦片几乎是数着麦片喝,煮鸡蛋一次掐下花生米大小的一点儿塞到嘴里,跟喂鸟似的……我看了自然一肚子委屈,忍不住抱怨:“我早上6点就起床给你做饭,我容易吗?你还不好好吃,就吃这一点儿,你对得起我吗?……”

这一招是有用的。我的早起和不容易,会让女儿觉得自己不好好吃早饭就有愧于我。因此尽管她不想吃,有时也会强迫自己尽量多吃点。无形中,我是在以让女儿愧疚的方式来达到让她服从的目的。

一天,女儿在我的叨唠中硬逼着自己咽下了半个她最不爱吃的鸡蛋黄,结果当场就吐了。她跑到厕所吐得稀里哗啦,把吃下去的东西全都吐了出来,然后难受地躺在沙发上。我很心疼,嗔怪道:“你真不想吃鸡蛋黄可以不吃,干吗非要吃到吐啊?”她反倒懂事地说:“妈妈一大早起来为我做饭,我不吃觉得对不起妈妈!”也就在那一刻,我突然开始后悔对女儿的“愧疚式教育”——这份愧疚让女儿多么为难自己,为难自己的胃啊!

我强忍哽咽对女儿说:“傻丫头,我只是觉得你太瘦了,需要多补充营养。妈妈为你做饭是应该的,我以前不该那样说,你不用感到有负担和愧疚……”

从那以后,我尽量不再说让女儿愧疚的话,不再以这种愧疚心理绑架女儿逼她多吃,而是尽量变换花样做早餐,以丰富的品种吸引她自愿地多吃些。

我相信,像我一样以愧疚感来绑架孩子,进而达到让孩子服从目的的家长不在少数。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就说孩子对不起妈妈辛苦做饭;孩子不愿上兴趣班,就说孩子对不起父母为他交的学费;孩子考试成绩不佳,就说孩子对不起父母天天接送他上学……

可能我们有意无意地都用过这种“愧疚式教育”,效果大都会很好,但忽略了这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心理创伤。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张梅玲老师曾说,家长认为孩子由内疚产生的情绪压力会转化为前进动力,短期来看确实如此,但长远来看,这种愧疚式教育会对良性亲子关系的建立、孩子的行为认知等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愧疚式教育”之危害:让孩子产生负罪感,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只会讨好、顺从别人;严重的会导致孩子行为逆反,故意做出与父母期望相悖的事

那么,“愧疚式教育”会有哪些危害呢?

其一,会让孩子产生自责心理,背上思想包袱。

“愧疚式教育”表面上看能让孩子顺从父母,但这种顺从并非孩子自愿,而是在自责心理压制下的被动顺从。因为如果他不那样做,就会产生负罪感,觉得对不起父母。因此,他别无选择,只能勉强自己,顺从大人。

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利根做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让他特别能够理解极度自责给人带来的危害。他发现,很多罪犯和精神病人,童年时都曾因为自责或内疚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可见,经常性、重复性的自责或内疚对孩子的危害非常大。

其二,会让孩子产生相悖的行为趋向。

曾听一位班主任说起,他班上有一名女生休学了,令他特别心痛、惋惜。那名女生本来学习挺好的,但新学期开学后,学习成绩突然大幅下滑。他找女生谈心后了解到,为了搞好学习,女生承受着极大压力,因为她妈妈为了让她把学习搞好辞掉了工作,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以给她提供最大的方便。

每当她做错了题、写作业不认真,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妈妈都会念叨一遍为了她能好好学习自己付出的种种代价,弄得她每天只想着学习,一会儿不学习就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就觉得对不起妈妈。

可结果适得其反。在这种总想把学习搞好的极端心理支配下,她反倒越来越厌学,甚至到了一看书就头疼、恶心的程度。最终,妈妈不得不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并为她办理了休学手续。

我们常说物极必反。过度的愧疚心理会让孩子在行为上产生相悖的行为趋向。最终,越想逼迫自己做好的事,反倒越无法安心去做。

总之,“愧疚式教育”只能让孩子表面上、短时间顺从,无法激发孩子内在的自觉心理。无论是从身心健康,还是从长远的教育考虑,对孩子都是弊大于利的。

对此,一位儿童教育家是这样总结的:“愧疚式教育很难让孩子自我成长,反而会让孩子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只想讨好和顺从别人,并在讨好与顺从中获得存在的空间、价值和意义。”这是多么可怕呀!

 

父母怎样避免落入“愧疚式教育”模式?

那么,父母该如何避免陷入这种家教模式呢?

首先,不要以减少对孩子的爱来要挟孩子。

父母为孩子做事,大都是出于纯粹的爱,而不是出于其他目的。比如我们因为爱与关心,用心给孩子做好吃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要求孩子必须听我们的话,必须把他不想吃的饭菜吃光,或者拿我们对孩子的爱做筹码跟孩子谈判,要求他按我们的意愿行事。

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把对孩子的爱和对孩子的不满区分开来,明确告诉孩子:我为你所做的事,对你所有的好,都是因为我爱你。当孩子做了令我们不满的事,我们只需要把为什么会对他不满说清楚就行了。还拿妈妈用心为孩子做饭孩子却不好好吃这件事来举例,可以告诉孩子:“你现在是长身体的关键期,不好好吃饭,营养就跟不上,就会影响你长身体。”只陈述不好好吃饭的不利后果,不提自己的主观感受。

其次,多晓之以理,少动之以情。

当孩子做错了事,很多父母除了动气,还容易触景生情,喋喋不休地动之以情,说着说着自己就伤心起来,越说越动情,越说越离谱,越说越被自己感动,不知不觉便开启了“愧疚式教育”。

应该怎么做呢?可以多晓之以理,把道理讲给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儿,知道怎么改正。有时孩子做错了事,他自己都不清楚哪儿做错了,只有家长把道理讲明白,他才会豁然开朗。

所以,动之以情不是对孩子最佳的温情教育法,恰恰相反,这是进行道德绑架;而晓之以理,以理服人,更容易说服孩子,甚至让孩子心服口服。

最后,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面对父母的“愧疚式教育”,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心里有了不满会嘟囔出来,这倒是个不错的不良情绪出口。但对于有些偏内向的孩子来说,因为不会表达委屈和不满,若经常遭遇父母的“愧疚式教育”,就会把负面情绪压抑在心里,要么敢怒不敢言,要么有怒不会言,时间久了必然会出现心理问题。

实际上,愧疚感就是这样一种内向的愤怒。而这种内向的愤怒不会自己凭空消散,只会积聚在心里,长此以往,早晚会引发心理风暴。

应该怎么做呢?家长除了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应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心理活动。比如,孩子最近怎么突然有些情绪失落?孩子怎么突然变得话少了?孩子怎么老是唉声叹气?孩子怎么变得脾气暴躁了?等等。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种种细微的、持续性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父母一定要及时留心,并谨慎地、耐心地、巧妙地进行询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开导。如果是因为父母自己的教育行为不当引起的,就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好好跟孩子谈谈心,商量出一套双方都能接受的教育方案。

曾在网上看到一段挺扎心的话:“中国式亲子关系最大的问题,是父母无法安放绝望无助的自己,总打着‘还不是为了你,我才牺牲了自己’的旗号,让孩子在愧疚中一生过得拧巴又委屈。”

作为父母,我们原本是无条件爱孩子的,怎么就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在口头上用这种爱来要挟孩子,变成了“愧疚式教育”呢?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并及时加以调整。

 

摘自《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