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套子里的人”

时间:2022-08-05

你身边有没有“套子里的人”

王兰兰 张庆玉

 

一名31 岁的男子前来咨询,这也是他时隔10 年第一次走出家门。10 年前失恋后,他每天就在家里打游戏、炒股,一点不提工作的事。

他从小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打交道,喜欢独处,与活泼的妹妹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是家里的“受气包”。从小,他父母更疼爱他妹妹,常爱指责他上不了台面。父亲有时会打他,希望他争气。

毕业后,他找到了工作,平常偶尔出去和朋友吃饭,偶尔也会与妹妹争吵。那时,家里人觉得他的言行都还正常。直到失恋后,他慢慢变得不一样了:常常因害怕上班而迟到、早退;除了上班一概不出门,直到后来被辞退。后来,他又陆陆续续找了几份工作,但最后都没坚持下来,索性就待在家里,一待就是10 年。

经医生诊断,他被确诊为回避型人格障碍。

 

不同于社交恐惧症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鲜明特征,是存在明显的人际焦虑,并因此表现出对社交场所的回避,感到自己能力不足,对负面评价过度敏感,严重时影响正常生活和人际关系。这和我们平常说的“害羞、内向”是两个概念,也和生活中常说的社交恐惧症有所不同。

所谓的社交恐惧症,可以简单理解为“社交牛逼症”的反义词。他们害怕社交的情境,比如参加派对、演讲、表达个人意见等,有时会眼神躲闪,面红耳赤,严重时影响生活,回避社交。社交恐惧症患者知道没有必要恐惧社交,但又无法控制。

看起来,回避型人格障碍和社交恐惧症有很多共同点,但回避型人格障碍涉及的场景更多、更普遍。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会直接中断与他人的联系,好像是装在套子里的人,把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但他们又害怕被抛弃。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社交恐惧症患者可同时伴有回避型人格障碍。

 

多重因素交互影响

人格的发展变化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体现,回避型人格障碍也不例外。什么原因导致了回避型人格障碍呢?先天因素如相关基因的表达、神经递质的水平、杏仁核激活水平等,在回避型人格障碍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心理学家更加注重后天因素在回避型人格障碍中的作用:比如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接受的家庭理念,又比如周围人对待他的态度等。

上述案例中的来访者,由于从小就经常被父母指责,没有建立足够的自信,从而形成了一个消极的自我形象,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步入社会后,随着扮演的角色增多,社会责任越来越重,爱情、事业不断受挫,他再次对自己产生否定。这些经历不断内化,最后导致他慢慢将自己封闭起来。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一般不会主动就医,往往在环境和社会适应方面遇到困难,出现情绪、睡眠等方面的症状时,才会寻求治疗或者到内科就诊。

 

接纳自己,走出“牢笼”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主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心理治疗。在全面了解病情、成长经历、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会环境、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策略。进行心理治疗时,医生一方面要创造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治疗关系,帮助患者重建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帮助其认识人格问题的根源和影响,鼓励其改变适应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促进人格重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当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个体,或者我们自己表现为回避型人格障碍时,应该怎样帮助他们或自己走出“牢笼”呢?

我们一定要学会尽量去接纳、鼓励对方。若非原则性的问题,对他们表示认可,让他们相信自己是可以的,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如果可以,找合适的机会建议他们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发现自己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时,告诉自己没关系,这并不可怕。要学会自我帮助,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你要相信,你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在学会接纳自己的同时,还要有计划地接触社会,参与社交活动,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慢慢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社交模式。当然,也可以尝试参加一些户外活动。

抱抱自己,慢慢地认识自己,一次次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愿你敞开心扉,迈出脚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摘自《大众健康》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