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家,还是教孩子创建家

时间:2021-11-23

《元首偷走了粉兔子》改編自犹太裔童书作家朱迪斯·克尔同名小说,从儿童的视角描述了一个中产犹太家庭在纳粹追杀的大环境中所经历的逃亡与成长。

这是居住在德国柏林的犹太家庭,父亲是尖锐的知名评论家,母亲是钢琴家,婚后全职在家,儿子12岁,女儿安娜9岁,他们住在一所独栋大别墅中,还有管家海皮。当时德国正在选总统,如果希特勒当选,爸爸就有可能被抓并杀害,因为他写了太多抨击纳粹的尖锐时评。

在好友提前秘密告知的前提下,爸爸首先逃到了瑞士,然后让全家都离开柏林,只留下管家海皮,孩子们每人只能带一个行李箱,安娜留下了最心爱的很旧的玩偶粉红兔;爸爸在瑞士找不到工作,只能又搬去巴黎。在巴黎的两年里,生活越来越拮据,最终他们离开了巴黎,去了英国并定居下来,因为英国有人出了不错的钱买爸爸的书。

整部电影没有一点血迹和战争的画面,却依旧能够感受到形势的严峻:从一封封的信中得知,管家另谋生路了,老家被封了,教父承受不了自杀了,不少人都没有音讯了。爸爸说:“我们犹太人最擅长移民了!”听了不免心酸,但是又为他们骄傲。除了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家庭,还要教会孩子四海为家的能力。

 

让告别更容易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逃亡意味着非常紧张的局势,可能随时会没命,可能会家破人亡,再也见不到彼此,严守秘密是非常重要的。当母亲郑重其事地告诉两个孩子什么都不要说、对谁都不能说的时候,两个孩子充满了无奈和不解。收拾行李的时候,9岁的安娜就比哥哥更加感性,更加难以取舍,她有很多“老朋友”都要带走,可惜箱子装不下。她最后选择把这些打包放在另一个箱子里,等海皮跟他们团聚的时候再带过来。

孩子的世界需要有梦,也需要有希望。离开这个居住了很多年的安稳的大房子,搬到瑞士的旅馆一段时间,再转到租住的巴黎,每一次离开,安娜的告别都特别打动人。“再见了,办公室;再见了,可爱的老房子;再见了,狭窄的小巷;再见了,维多利亚大街……

对于成年人来说,告别也许很简单,甚至可以省略,但是对于儿童,却是不可省的。片中这个家庭给孩子保留了充分的时间跟过去说再见,不催促,不教条,让孩子在心里完成一个仪式,画上一个句号,新的生活才能没有顾虑和牵绊地开始。

如果形势所迫,不得不搬家,请给予孩子一个充分的告别机会。搬迁不可怕,可怕的是既没有处理好告别,又不能开始新的生活。

搬家对于孩子来说,很难过,因为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朋友和情感一瞬间就再也不见了,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老搬家、让孩子内心丧失很多东西的原因。但孩子好像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不一定逊色于成年人。

搬到瑞士,孩子们很快交到了新的朋友,搬到巴黎,孩子们学会了法语,他们的适应能力简直惊人。

孩子们是否能够很快地适应生活,取决于父母对危机的应对,父母不焦虑、不抱怨、积极行动,孩子们也会学习积极行动。

 

再穷不能穷教育

“你们犹太人为什么什么都要得第一?”在法国一个隔壁的邻居听到孩子们跟父母汇报在学校的学习收获和成果时,发出了这样一句酸酸的讽刺话语,透露出浓浓的嫉妒和怨恨,比不过别人还不想分享别人的快乐,歧视犹太人也可窥见一斑。

父亲教育孩子们在外面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纳粹越是说犹太人不好,我们越是要做得更好,不能让别人验证了他们所说的。他们尊重传统,遵守规则,但也不害怕挑战。

刚到巴黎,儿子就没有耽误上学,直接去了一所私立学校。妈妈说“穷人家才去公立学校。那里连拉丁语都不教。我们虽然穷,但是你的教育是头等大事。”

穷,不是问题,爱学习才是根本,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即使再穷、什么都不懂也可以开始。困难层出不穷,每个人都顶着压力,但都担着自己的责任。爸爸赚钱,妈妈做饭,孩子学习,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也不增添麻烦。

 

家人同舟共济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是这个家庭不一般。中产沦落,每天只能吃鸡蛋和硬硬的法棍,儿子几乎每天都有饥饿感,电灯泡坏了都没有钱换。父亲即便躲着房东拖欠房租、不换灯泡也要给儿子买一顿好吃的。没有钱的窘迫让这个家庭非常难堪,但是没有击垮每一个人。他们会吵架,会争执,但是最终都能彼此体谅。

父亲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遇到了曾经抨击过的德国导演,人家邀请他去家里做客,他死要面子拒绝登门。儿子第一次被同学邀请参加聚会,却因为没有像样的着装而想要放弃。这个时候,妻子放下面子带孩子们去参加了聚会,孩子们吃了好吃的,填饱了肚子,妻子也和女主人四手联弹了钢琴,好一顿满足。

父亲得知此事,很生气,妻子据理力争,她要为孩子们着想,政治观点、面子都可以暂时放下,最终父亲心疼妻子,圣诞节的时候给妻子准备了布做的钢琴琴键。妈妈卖掉了自己的首饰,给女儿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新书包,安娜非常喜欢。孩子们见到家里灯泡已经坏了两天了,冒着严寒到许愿池里去捞钱,为家里寻得了换灯泡的钱。没有人去追问钱是怎么来的,都相知相惜,都做自己能做的一点点事情。

这一年,安娜才10岁,生日在流亡伦敦的游轮上度过。谁也不知道她20岁、30岁的生日会在哪里度过。富的时候充满爱心,帮助别人;穷的时候,不惜下蹲,保护自己,守住家庭,共度劫难。别人怎么看,无暇顾及,只争取做最好的自己,最优秀的犹太人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生活。

这种信念和能力,难道不是我们作为家长需要给予孩子的吗?能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家,是父母的本事,能教孩子在任何地方都建立家,是父母的职责,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是一样的。

愿所有的孩子在任何地方都能拥有安稳的家。

 

摘自《心理与健康》202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