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回应,提升阅读活动实效性

时间:2019-10-04


罗  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教师合理、恰当、适宜的回应能发展师幼积极的互动关系,促进幼儿认知进步。

为了进一步探究回应的有效性,笔者观摩了30多次阅读活动,结合教学经验及相关理论,对幼儿的回应进行了研究,希望教师与幼儿构建起对话的平台,促进早期阅读活动的双向交流。

 

阅读教学中教师常见的回应问题

发现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的回应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重问轻答,少回应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设计、开展大量提问,幼儿作答,但有部分教师并不在乎孩子回答了什么或回答得是否准确,只把提问当成必要教学环节,也未从思想上重视对幼儿进行积极回应,支持教学双向互动。

2笼统回应多,情感交流少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很期待幼儿能够回答,可当幼儿给出答案后,教师往往很少或只给出简单的语言回应,如,习惯性地回应“真好,真棒”。这种笼统的回应,不利于教学的深入开展,不能真正促进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积极的回应除了围绕问题本身进行探讨,更应注重回应的情感交流,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3对“正确答案”回应多,其他答案回应少

教师总希望从孩子那里获得“正确”答案,因此,当孩子的回答“不正确”或重复别人的答案时教师往往不予回应,而迅速回应那些接近  “正确答案”的孩子。只对正确答案进行回应的方法十分不妥,因为幼儿错误的回答恰恰反映了其思维或认知的盲点,很可能是教育契机,对其合理回应会使孩子更加感兴趣,且认知更加持久和牢固。

4对预设问题回应多,对幼儿生成问题回应少

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对自己预设问题回应多,对教学过程中孩子生成的、随机性的问题回应少,有时甚至会故意“忽略”,依然按照固定的教学节奏进行。这种忽略一方面反映了教师未从思想上重视对幼儿的回应,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怕接不住幼儿抛过来的“球”,缺乏有效回应能力,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对幼儿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忽视,未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回应策略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直接影响着活动效果,积极的回应方式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也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影响着教师随机教育能力的发展。

1巧妙运用非言语方式回应幼儿

所谓非言语回应是指教师用表情或手势等对幼儿做出回应。教师对幼儿做出回应时不一定非要用言语,有时眼神、表情、手势都是一种很好的回应方式。尤其是当幼儿对一些问题充满兴趣,回答问题非常积极的时候,特别适合用非言语的方式进行回应。比如,用充满期待的眼神倾听幼儿的回答,幼儿回答完毕后给幼儿竖个大拇指、微笑着点点头或是拍拍手等等,这对幼儿都是莫大的支持和肯定,幼儿很可能在教师的鼓励下获得巨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继续认真思考,那些没有回答问题的幼儿也会积极响应。

2对幼儿“正确”答案的积极回应

要想使回应发挥激励作用,需要教师对孩子的回答多做出正面的积极回应。

    (1)对“正确答案”给予积极回应,并追问。当孩子回答“正确”(即符合教师提问预期)时,教师应及时回应并对答案内容给予正面强化,让其他幼儿了解教师提问的意图,进一步理解阅读的内容。同时,教师可以提出更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发幼儿更深层次的思考。如,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或“你从哪里得出的答案?”

(2)通过反向提问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反向提问是指将回应变成另一个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幼儿逆向思考,拓展思路。例如,在讲述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时,教师可尝试提问:“小朋友都说了小母鸡很可能会被饥饿的大灰狼吃掉,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呢?”“狼都是凶残的吗?有不喜欢吃红焖鸡的大灰狼吗?”

3对孩子“不知道”或“错误”答案的有效回应

当教师抛出问题,幼儿不回答或不会回答时,反映了幼儿思维的困惑,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回应。

    (1)当幼儿对教师的提问“无动于衷”或“不知道”时,教师可以采用重复问题的方式做出回应。从语气上加重个别词句,帮助幼儿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在阅读《蛤蟆爷爷的秘诀》时,老师问:“蛤蟆爷爷为什么不害怕饥饿的蛇呢?”听到问题之后,幼儿不知怎样回答,于是老师再次强调:“蛤蟆爷爷为什么不害怕饥饿的蛇呢,它的秘诀是什么?”老师对“秘诀”的强调引发幼儿对“勇敢”的思考。

    (2)当幼儿的回答相互冲突或矛盾时,教师不妨给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越辩越明”。如在《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故事活动中,教师提供了一些关于垃圾的图片,让幼儿尝试进行分类。幼儿对一些垃圾如树叶的分类产生了分歧和争论,这时教师不需要立马进行回应,因为争论会让幼儿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到正确的分类方式。

(3)分解问题的难度,给幼儿搭建思考的阶梯。很多老师会在故事讲完之后提问:“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幼儿往往不知从何答起。此时,老师需要对问题进行难度分解,给幼儿搭建思考的阶梯。如在总结《聪明的小鸡》故事时,可采用“小鸡出门遇到了谁——它们都进行了哪些比赛——鸡为什么要和狐狸进行比赛——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逐层提问,使幼儿形成系统思考,明白故事发展的过程,从而掌握故事内容。

4正视对“教师不知道答案的问题”的回应

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的探索是无穷尽的,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超出老师预料的问题。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往往面临以下两类棘手问题。第一,问题超出教师的认知,如,幼儿问“机器人是如何学习的”时,不妨直接告诉孩子:“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吧。”有时“存疑”或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比直接获得问题的答案更有意义。第二,问题有点敏感很难回答,如在阅读完《小威向前冲》后,幼儿问老师:“小精子是怎样来到妈妈肚子里的?”如果直接告诉孩子,一方面觉得有点尴尬,另一方面孩子未必理解,不妨用一些通俗的方式回应幼儿:“晚上睡觉的时候,小威偷偷地钻到了妈妈的肚子里。”有时候孩子只是通过提问来表达自己的好奇,这样的回答也可以使孩子得到心理满足。

5对幼儿随机生成“问题”的有效回应

面对孩子随机生成的“问题”,教师不应固守预设,而应心中装有大目标,随时调整小目标,捕捉问题背后的信息,耐心地与幼儿一起交流,时刻接住幼儿抛来的“球”。

    首先,教师要接纳幼儿的各种问题,因为幼儿的问题不论是否与活动相关,是否在教师的意料之中,都具有积极的互动意义,教师不应把这些“问题”看作对活动的“打断”或“干扰”。

    其次,认真倾听幼儿的问题,提取其中有意义的信息。受能力发展限制,很多情况下幼儿会词不达意,教师必须认真倾听、思考,才能弄明白幼儿要传达的意义,捕捉到幼儿思维的火花。如在阅读绘本《山丘上的约会》时,教师问:“瓜瓜每天都坐在秋千上等谁?”孩子们回答:“等邮差兔子先生来送信。”“等玲玲的来信。”…突然一个幼儿大声说:“老师,我们小区天天都有快递员!”这名幼儿的回答看似与教师提问不相关,但如果教师能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梳理、转换,追问:“快递员是做什么的?他能送信吗?”就能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经验——讨去是邮差先生送信,现在变成了快递员,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最后,面对幼儿随机、生成性的问题,教师也要积极审视自己的阅读活动设计:提问是否适宜?幼儿是否还对当前活动感兴趣?幼儿的兴趣点到底在哪里?通过紧紧追随幼儿,在与幼儿“抛接球”的过程中,提升阅读活动的质量。

总之,在教育活动中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回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摘自《学前教育》2019年总第6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