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为何陷入困境

时间:2019-03-04


刘永恒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立的。宋代学者朱熹把孔子这一思想概括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强调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如能力、性格、特长、基础等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法给予不同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显然,这一教学原则在当时是极具应用价值的,然而,因材施教的实施却陷入了困境。

    因材施教的先天缺陷。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之一,强调的是教师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从表面上看好像把学生摆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经过认真反思之后就会发现因材施教主要是论述教学活动偏重的是教师的教,却没有关注学生如何积极主动地适应教师教的问题,尽管因材施教做到了“因材”,但是因为突出一个“教”字,学生的学习行为带有鲜明的被动性,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育工作者没有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只看到学生被动的一面,而没有看到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如果过度地把目光集中于因材施教或者仅仅强调因材施教,则无法体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学生在自我作用过程中形成。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如何实现?

    班级授课的负面影响。班级授课是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尽管这种形式有着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在班级授课中老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一般而言,这些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也不尽相同。在班级教学的实际情境中,教师们通常采用的策略是面向“大多数”,表现为对一个班级学生总体的发展水平和知识状况进行笼统的估计,并据此设计出适合于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班级中的其他学生,则因其不具代表性,而在教学中遭受到某种损失,要么“吃不饱”,要么“吃不了”,更何况许多研究告诉我们面向大多数,是一个比直观想象要复杂得多的问题。班级中单是“好、中、差”三类发展水平的学生,在数量上可能的分布情况就是很复杂的。所以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并针对他们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以适应几十名学生的学习,在班级教学的课堂情境中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现行教育的过多“统一”。因材施教原则体现的是以“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而我国现行教育依然是统一得过多,统一得过死。用同一本教材教不同智力水平、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用同一套试题测试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不重视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允许学生有不同于大纲和教材的见解,答案是统一标准的。一方面不利于有不同天赋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教师因教材而施教,长此以往,思维僵化,何来创造性可言?显然,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指的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这就要求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必须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一个个不同的教育对象。

    我们今天深化教育改革,更应该充分发挥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那么怎样才能走出困境?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的一个现实课题。

 

                          摘自《班主任之友》2019年总第5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