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规矩是孩子做人的根本

时间:2018-07-11


陈若葵

近日,财新网刊登了一篇名为《他为何被美国学校停学:必须给孩子早立规矩》的文章,其中提到,作者挚友的儿子春节前被美国的学校停学了,原因不是学业,而是规矩问题。   

其实,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2015年,就读于美国一所国际学校的三名中国留学生(一人驾驶、两人乘坐),因在美国违章驾驶、超速逃逸,面临重罪指控和学校开除的境地。   

2016年,成都一名l7岁的小留学生在进入美国一所寄宿中学第三天,于削苹果时与外籍学生发生争吵,并习惯性地拿着水果刀朝对方比画了一下,外籍学生报告了老师,老师随即报警。结果他被要求尽快离境,由警方护送到机场。这起事件主要是因为该学生在新生说明会上,没有认真了解并遵守校规造成的。

    据美国厚仁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留美大陆学生现状白皮书》显示,因出勤率过低被开除的学生占被开除学生总数的10.9%;因学术不诚实、行为失当和违法而被开除的分别占总数的21.4%、2.9%和l.9%。

    伴随大量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和低龄留学生的增多,这个现象也就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无法完成学业,除了学习能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懂规矩、不守规范,甚至触犯留学国家的法律而不自知。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一些家长片面地理解并过分强调西方教育理念所倡导的赏识教育、宽松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不无关系。这些家长在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与快乐的同时,忽视了其教育理念中所提到的尊重个性、自由快乐是以规矩、规范与约束为前提的。如果孩子长期在这种无原则的宽松环境中长大,被纵容、娇惯,其规则意识很难建立起来。少数留学生被停学、退学,无疑给留学生、准留学生家庭敲响了警钟:如何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顺利毕业,是留学生及其父母需要全面考虑的问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就需要孩子学习遵守大到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公共秩序,小到学校和班级纪律、家规家法等等,往往需要孩子们从最基本的规矩学起,比如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不能随地大小便、按时上学……而绝不是任凭自己的个性为所欲为。培养孩子守规矩,能使孩子学会管理约束自己的行为,可以使孩子变得更加懂礼貌、讲文明,更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对调节孩子的社交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社会是一个整体,规则意识将影响一个人终生适应社会的程度,没有规则意识,或漠视规矩的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最终受损失的还是自己。2016年7月23日下午,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家人自驾游,其中两名女游客,在猛兽区下车后被老虎袭击,l死1伤,就是不守规矩酿成的大祸。

    规矩之重要,在人的一生中可见一斑。

    给孩子立规矩,部分家长不经意会陷入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孩子还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等一等再立规矩也不迟。我们经常在很多公共场合见到一些小孩子大呼小叫、打闹嬉戏,家长对此习以为常,如若有人提醒或制止,他们甚至认为提醒的人“毛病多”,对小孩子缺乏宽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规矩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不是某一天我们想立就立竿见影立得了的。孩子一旦大了、问题出现了,父母再想规范他们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给青春期的孩子立规矩,还容易引发亲子冲突。而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错过了关键期,恐怕他们一辈子对“规矩”二字置若罔闻,并且有可能不断品尝违规的恶果。因此,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要趁早,O-6岁是关键时期,并监督其执行,让规矩内化为孩子的习惯,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此阶段形成的规则意识和品德修养,孩子将会受益终生。

    教孩子懂规矩,父母切记一个原则,规矩就是规矩,不可朝令夕改。比如,有些事,不能惯,如果第一次出现问题,大人就妥协,只会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找来更多麻烦;力所能及的事情,必须让孩子自己做,时间久了,他才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承担。

    在这一点上,家长一定要坚守住规矩的底线。部分家长的失败之处在于一边给孩子立规矩,一边又亲手打破规矩,而正是由于我们的言行不一,孩子才难以管束。因为这等于告诉孩子,家长的话可以不听,那么作为家长的权威也就荡然无存,教育孩子的效果自然会受影响。而且在父母的无数次妥协后,孩子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欲望,学不会尊重规矩,尊重别人。

    给孩子立规矩,除了基本的社会规范与约束,本身就打上了家长的烙印。每一个父母,会基于自己的三观,基于对孩子的期望,立下不同的规矩,这也就是所谓的家规,需要全家人共同遵守。家长只有以身垂范,孩子好的品行才容易培养起来,并主动遵守。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纪律是基础,自由是在纪律约束范围内的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从被动地守纪律,到自觉地守纪律的能力,即从他律到自律。孔子也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规矩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达到思想和言行的融合。

高度的自律并不是被规则所束缚,不是一种精神上的枷锁和镣铐,而是一种寻找内心平衡的最佳方式,它可以使人发自内心地享受自律带给自身的一种井然有秩、相对自由的生活。比如,高度自律的人会坚持每天按时作息、锻炼身体,这种自律性能够帮助他获得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高度自律的人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因为其懂得这种秩序将会使之获得更多的方便与自由;自律的孩子能够自主要求自己,他们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下一步应该如何做……自我约束能力强,是一个孩子走向优秀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摘自《家庭教育·导读》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