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从0到3000万,“新闻姐”的爆款之路

时间:2023-08-11


王丽

 

低门槛、小投资的短视频创业,已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风口。在各视频平台上,有人唱歌秀才艺,有人讲历史,有人拍自己的家乡……火遍全网的“新闻姐”,则以播放新闻时事而走红,她的表述简明扼要、逻辑清晰,对新闻的分析针针见血,充满正能量。网友评论说:“看新闻一天,不如看‘新闻姐’3分钟。”从焦虑到哭的“短视频小白”,到拥有3000多万“粉丝”的“新媒体女王”,她在两年间走过了一条怎样的爆款之路?

 

内向姑娘“被迫”玩新媒体

“新闻姐”名叫邹雯,是个出生在浙江绍兴的80后。2005年从大学新闻系毕业后,邹雯成为浙江广电集团“城市之声”频道的记者。她跑新闻、做采访、写稿子,看似按部就班,却也有颇多挑战。

刚毕业的邹雯性格内向,甚至有点社交恐惧症。当上记者后,她却要去采访各种各样的人,虽然很不适应,但也只能硬着头皮,逼自己去完成工作。

做记者15年,邹雯几乎天天都在外面跑,每一篇稿子都扎扎实实地写。凭借这股努力、负责的劲头,邹雯渐渐崭露头角。传统媒体日渐式微,领导找她谈话,希望她利用自己十几年来新闻报道和评论的经验,去运营一个抖音账号,尝试融媒体转型。

起初,邹雯不敢接这个新任务,因为她平时不看抖音里的短视频。领导鼓励她:“你口才好,稿子写得也棒,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2020年5月21日,抖音账号“新闻姐”正式上线。起初,邹雯只是把提前编选好的读报内容录制成短视频,在抖音上播放。可新媒体的套路和传统广播完全不同:头两句话不吸引人,用户就离开了,半秒钟都不会停留。

邹雯鼓足勇气,露脸播报新闻,但坚持一个月下来,也只收获了几十个“粉丝”。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咬牙尝试了情感路线、搞笑路线,甚至以rap说唱的形式来播新闻……用邹雯的话说,为了把“新闻姐”做起来,她连脸面都豁出去了,最后却收效甚微。邹雯心里满是挫败感,一度陷入自我怀疑的状态,甚至崩溃到哭了好几次。

刚开始,邹雯播报的大多是浙江省内的新闻,但在抖音上,地域性太强的账号不利于发展。这就逼着邹雯要到更广阔的领域里去找选题。

纵使如此,“新闻姐”的账号却依然不见起色,每天只有几个赞,还都是邹雯的亲友或同事点的。面对惨淡的流量,邹雯欲哭无泪。

有人问她:“你觉得这条路走得通吗?”邹雯摇头说:“不知道。”要放弃吗?比起坚持,偷懒和逃避肯定更容易,但她不甘心。

 

越努力越幸运,“新闻姐”迎来了爆款

“我每天都像大海捞针一样,看电视和报纸杂志,听广播,上网……熬到深夜都找不到合适选题的时候,我会焦虑得睡不着觉;视频发了没人看,也会焦虑;好不容易有点反响了,还是焦虑:下一条怎么办?”邹雯说,她的头发在那段时间开始变得灰白。

视频号的第一个转机,是邹雯发了一条挑战者攀登珠峰的视频,获得1万点赞。随之而来的是,“新闻姐”的“粉丝”也慢慢涨到1万了!这批“粉丝”,也成了邹雯坚持走下去的唯一动力:“不管这个账号能不能做起来,为了这1万名‘粉丝’,我也要坚持下去。”

那天邹雯从新闻素材中看到,青岛423万余份的核酸检测,连取样带出结果,只花了短短两天时间。看到这组数据,邹雯有点被震撼了,就觉得这个题材可以做成短视频,在抖音上播报一下。

可数据只是表面,邹雯并不想做一个“新闻搬运工”,她希望挖掘和提炼出对观众更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疫情相关新闻的整合,她除了搜集大量资料外,还请教了一些专家帮忙把关内容。

时效性也是十分重要的,这要求当天的新闻一定得当天发。青岛那条视频正式录制之前,她下意识地刷新了一下新闻,发现那边开发布会了,就赶紧又把最新内容补充在最前面。

《青岛核酸采样展现中国速度》视频发布的第二天,邹雯一觉醒来,发现这条视频竟然一下火了,她也被一组数据吓到:240万赞、8万条评论,“新闻姐”账号一夜间暴增40万“粉丝”!在苦苦摸索了半年多,饱尝失败的打击之后,邹雯终于做出了第一个爆款作品。

网友们的评论,也让邹雯获得了极大鼓舞:“反应神速啊!”“主播的口才和逻辑太厉害了!”

“青岛核酸采样”视频之所以能火,是因为邹雯押中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点,并且把握住了时效性;“新闻姐”能忽然走红,则与邹雯废寝忘食的努力分不开。在完成电台记者工作之外,她每天要花五六小时制作视频,从收集选题到撰稿,从拍摄到剪辑,再到最后的发布,全流程都由她一个人完成。而且邹雯没有完整地度过周末,每到节假日,她还要把“新闻姐”视频号的相关工作带回家里做。

家人也早已熟悉她的作息习惯。每天吃完早餐后,邹雯就钻进书房开始写稿,录视频之前她会在家里大喊一声:“请安静哦,我要录视频啦!”家里所有人都不再高声说话,直到她录完视频。

2021年夏天,台风“烟花”登陆浙江省,邹雯前往积水严重的杭州萧山进化村,顶着狂风骤雨现场报道。雨水扑面而来,狂风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瘦弱的“新闻姐”努力搂住一棵树,以免自己被风刮走,然后用“吼”的方式报道。她的助理和摄像师也是同样敬业,后方总部还有一个编辑,时刻帮邹雯整合着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

结果,3场“台风直播”做下来,“新闻姐”就凭借10条相关视频,在抖音和快手上收获了100万“粉丝”。

 

“新闻姐”坐拥“粉丝”3000万

当能够向100多万“粉丝”发声,邹雯也不由得心中忐忑,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此,每一条视频的文字、语气、配乐和着装,邹雯在拍摄前都会仔细考虑。2022年3月,东航MU5735航班事故发生后的那段时间,无论视频内容是否和航班上的遇难同胞相关,邹雯都会穿黑色的衣服出镜。对此,“粉丝”们由衷感叹:“‘新闻姐’好细心,好专业!”

“粉丝”们眼里,邹雯专业、严谨、逻辑清晰,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看新闻一天,不如看‘新闻姐’3分钟”,是常出现在她的视频评论里的一句话。

能利用自己的专业为大家送去有用的信息,甚至帮助广大网友看清事实、分清黑白,让邹雯进一步体会到了做媒体人的意义。“粉丝”们的肯定和支持,也让她更有信心。

邹雯清晰记得“粉丝”量破千万的情景,那是2022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早上她从家中醒来,习惯性地躺在床上先打开抖音,查看前一晚视频的数据。播放量正常,评论互动也不错,还有点迷糊的邹雯正准备关掉页面……突然,“粉丝”群里跳出一条提醒:“恭喜‘新闻姐’‘粉丝’数破千万啦!”她这才仔细看了一眼“粉丝”数,1001.2万。梦幻般的一刻,就这么突如其来,但又异常平静地到来了。

当天下午,邹雯前往江苏出差,连夜参与一起新闻事件的拍摄与采访。第二天,同事们为她送上了惊喜——一个大蛋糕,上面写着“祝贺粉丝破千万,新闻姐虎虎生威”。一番简单的庆祝之后,邹雯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杭州,并在车上写出了当天的视频稿。

“最想感谢的是‘粉丝’,还有我的团队同事们!”晚上,邹雯在家里录制了一条感谢视频,“谢谢你们,成全了‘新闻姐’。”在这条视频下的5万条评论里,“粉丝”们排队留言:“一切回报都是你努力的结果。”

经常有人问邹雯:“你是怎么做到千万‘粉丝’的?”她的经验是:“要用真诚和正能量的内容打动人心,而不是博人眼球。”比如,2022年10月15日“新闻姐”发的一条视频,讲的是一名司机开车坠入河中,当时有四名路人挺身而出,救人后又悄然离开。

这四名路人是水务工、货车司机和小店店主,他们就是大家身边最普通的劳动者。而这种平凡生活中的温暖瞬间,最能打动人。这条视频的播放量高达1780万,超过75万人点赞。邹雯说:“大家为凡人英雄点赞,也在为每个人心里的善念点赞,这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正能量就是大流量。”

通过两年多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截至2023年3月,“新闻姐”抖音号已经拥有2447万“粉丝”,6.1亿点赞!此外,邹雯在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拥有上千万“粉丝”,全网“粉丝”量3000多万。经官方认证,“新闻姐”位列全国广电新闻大V第一名,妥妥的新媒体一姐!

如果邹雯想“变现”,平时多开几场直播带货,或者为商家做代言,就能依托3000万“粉丝”轻松月入数百万元。但她并没有这样做。“坚守底线,做有良知的新闻人,为公众发声,才是我们的初衷。”邹雯说,她不会让“新闻姐”沾染过多的商业气息,那样等于忘了初心,必然会“掉粉”。

从焦虑到哭的行业菜鸟,到拥有3000多万“粉丝”的“新媒体大咖”,邹雯只想用她这两年多的逆袭经历告诉大家:只要你有逆风不倒的坚守,功到自然成!

 

摘自《家庭》202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