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辉:无条件接纳不是无原则纵容

时间:2023-04-21

吴东辉:无条件接纳不是无原则纵容

小单

 

父母,尤其是母亲,必须容忍孩子的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这种分离

笔者:前不久,一位妈妈致电编辑部倾诉烦恼。她是一位全职妈妈,照顾女儿称得上无微不至。有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女儿第一天上幼儿园,吃饭时望着鸡蛋发呆。老师问,为什么不吃鸡蛋?女儿说,鸡蛋外面硬硬的东西是什么?原来,她在家吃鸡蛋都是妈妈给剥好的,她居然不知道鸡蛋是有壳的。现在女儿上小学了,对妈妈还是十分依赖。妈妈似乎很享受女儿的依赖,却又担心女儿未来不独立。请问,这位妈妈烦恼的症结是什么?

吴东辉:症结是过度保护。

笔者:怎样的保护是过度?

吴东辉:举例来说,两三岁的孩子需要一个喝水的杯子,您会给他不易打碎的塑料杯、不锈钢杯,还是容易打碎的陶瓷杯、玻璃杯?

笔者:安全起见,我会选不易打碎的杯子。

吴东辉:说明您也是一位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家长。试想,让孩子用不易打碎的杯子,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怕孩子损坏物品,又不小心伤到自己。但孩子将来总要独立去面对社会,您不可能把所有危险都隔离开吧?给孩子用容易打碎的陶瓷杯或玻璃杯,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就会知道这种杯子是易碎品,以后用的时候会加倍小心。这便是成长。

笔者:过度保护必然导致过度依赖。

吴东辉:过度依赖是双向的,孩子过度依赖父母是显性的,父母依赖孩子是隐性的。

笔者:孩子那么小,父母依赖孩子什么?

    吴东辉:有的父母把照顾孩子当成自己的功劳,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成自己的荣耀,希望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遗憾,甚至有养儿防老、母以子贵的旧观念,都是对孩子的过度依赖。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爱都是指向团聚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指向分离的。检验父母是否具有爱的能力,就看他是否愿意分离,并且在分离之后依然能过好自己的生活。父母,尤其是母亲,必须容忍孩子的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这种分离。正是因为这一点,父母之爱才伟大,无私地给孩子一切,而且除了孩子的幸福以外一无所求。

 

全部的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笔者:除了过度保护和过度依赖,还有哪些不可取的家庭教育方式?

吴东辉: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父母,总结起来,以下5种类型的父母需要反思:

第一,要求型父母。

这种类型的父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他们总是批评孩子,好像只要不批评,孩子就会变坏。其实,父母是希望孩子变得更优秀,把事情做得更好。但是结果恰恰相反,孩子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做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第二,照顾型父母。

这类父母,就是我们刚才聊过的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父母。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有了主见,就会特别叛逆。这时,父母会感觉特别委屈,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得。于是,亲子冲突会更频繁。

第三,指责型父母。

这类父母的教育方式很直接,总想控制孩子,一旦孩子犯了错,非打即骂。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更多的逆反行为,让父母产生失控感。长期被指责,对孩子有深远的负面影响,进入职场之后,面对竞争和压力,会显得信心不足,总担心犯错,导致无法成为最好的自己。

第四,否定型父母。

这类父母总是否定孩子,认为孩子年龄小,什么事都做不好。孩子长期不被认可,会感觉无助和失望,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之人,进而丧失努力的勇气和动力。

第五,缺席型父母。

这类父母因为各种原因缺席孩子的成长,甚至认为带孩子是祖辈的事,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事,自己的任务只是赚钱养家。殊不知,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很容易出现愤怒情绪,并不自觉地用愤怒情绪对待身边的人,即使长大成人了,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笔者:看来,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影响。

吴东辉: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全部的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这句名言可以作为成语“言传身教”的最好注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大纲,父母的言行是生动的教材,而孩子,就是在模仿父母的言行中慢慢长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一定要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生活中谨言慎行,做孩子的好榜样。

 

对孩子的“需要”,我们要尽可能满足,对孩子的“想要”,我们应该有条件地满足

笔者:许多心理学家提醒父母,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否则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可是,孩子犯了错,父母也不能管吗?那孩子岂不是要无法无天?

吴东辉:无条件接纳不是无原则纵容,而是让孩子明白,无论他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失去父母的爱。但是,无条件接纳需要设定界线。如果没有界线和规则,实际上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

笔者:没有界限就没有安全感。这话怎么理解?

吴东辉:我们做一个假设。父母把孩子领到一个陌生的树林里,对孩子说:“你想怎么玩都行,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孩子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会感觉自己被抛弃了,由于年龄小和环境陌生,他不知道怎样才安全,不会选择道路,内心一定充满恐惧。所以,没有界限就没有安全感。

换一个场景。父母把孩子领到一个陌生的树林里,对孩子说:“你在周围20米以内可以随便玩,如果跑出了界,妈妈看不到你,就没办法保护你了。”孩子就心里有数了,看到了自己行为的界限,有了规则感,就会放心地去玩了。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给孩子设定明确的规则,并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设定。这样的设定不是为了限制,而是为了保护,让孩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更加自由、更加快乐地成长。

笔者:但是,孩子总会想办法突破规则的限制,比如向父母提出无理要求,父母该怎样应对呢?

吴东辉:孩子这样做,大多是在试探父母的底线,考验父母执行规则是否坚决,所以,父母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但在原则上不能妥协,否则,规则便成了一张废纸。

如果孩子拼命反抗,做些出格的事来要挟父母,父母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的感受,思考自己是否冤枉了孩子,抑或孩子的需要没有被看到。父母要弄清楚哪些是孩子真正的需要,哪些是孩子的无理要求。对孩子的“需要”,我们要尽可能满足,对孩子的“想要”,我们应该有条件地满足。

笔者: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父母应该怎样管教呢?

吴东辉:管教包括管理和教育。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而不要单纯地惩罚孩子。要领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然后积极思考,下一次怎样做才能避免犯错。

笔者:请举例说明。

吴东辉:比如,有些孩子不好好吃饭,边吃边玩,或贪玩不肯吃饭,父母则追着喊着求孩子吃。父母越是这样,孩子越不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父母不妨换一种管教方式,可以提醒孩子:10分钟后开饭,请你安排好时间,洗洗手,帮妈妈摆筷子。”如果孩子听而不闻,继续玩,父母再提醒一次:“赶紧来吃饭!等会儿过了吃饭时间就没得吃了。”如果孩子仍不为所动,父母就不必催了,只管开饭,吃完把食物收起来。等孩子饿了,要东西吃,父母必须让他饿着,等到下一个饭点才可以吃。

笔者:忍饥挨饿就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吴东辉:对。遗憾的是,大多数父母狠不下心来,面对孩子哭闹,心一软就拿食物给孩子,唯恐孩子挨饿,耽误生长发育。其实,孩子饿一顿两顿不会对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倒是父母因心软而破坏规则的做法会产生极坏的影响:孩子以后会肆无忌惮地不按时吃饭,影响生长发育;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会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吃更大的亏。

笔者:除了不能心软以外,父母在制订规则、执行规则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吴东辉: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订规则,还要帮助孩子学习规则,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如果遵守了该条规则会有什么好处,不遵守会有什么坏处,会受到怎样的处罚。父母要不厌其烦地向孩子强调,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要独自承担后果。

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父母在执行惩罚条款时态度很重要,要温柔而坚定,不能向孩子发泄负面情绪,也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让孩子知道,是规则在惩罚他,而不是父母在责怪他。

惩罚结束之后,事情就翻篇儿了,父母不要再纠缠,以后也不要翻旧账,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

 

摘自《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2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