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子”,你该怎么办?

时间:2023-04-21

家有“熊孩子”,你该怎么办?

杨华

 

网络流行词“熊孩子”,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年纪小不懂事、调皮捣蛋、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纵观社会新闻,“熊孩子”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层出不穷,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公共问题,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与讨论。“熊孩子”的出现,和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依恋关系理论指出,孩子早期在家庭中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亲密依恋关系对其人格和身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新时代的父母,遇上“熊孩子”,该怎么办呢?

 

有要求,讲规范

“熊孩子”的第一个显着特征就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当代社会不少人在教育问题上倡导快乐教育原则,但在一个家庭里,若希望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首先必须从行为上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和制定相应的规范,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家庭里,父母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个明确的要求与约束,孩子在家则容易过于随心所欲,没有规矩,很有可能会产生不尊重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不仅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并且还应对孩子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当孩子不懂礼貌,对待长辈大喊大叫,父母此时应该指出孩子错误的行为,并且告诉他正确的行为应该是怎么样的,耐心地教导孩子,对他提出要求,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有的父母会认为孩子年龄较小,很多时候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要求,比如不要求孩子学习自己吃饭、穿鞋等,对孩子过于迁就,导致一些孩子在生活或学习上落后于同龄人;而孩子自身也意识不到问题,长期依赖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照顾,长此以往,孩子不仅在家庭中依赖他人,在其他非家庭的场合也认为他人迁就自己是应该的,最后形成不良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此时父母应当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相应地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和规范,例如让孩子先自己学习如何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促使孩子改变自身的认知,提升自己的能力。

 

促成长,需自立

“熊孩子”的第二个特征是过度依赖父母,缺乏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立能力。孩子不可能永远都在父母的怀抱,所以为了孩子积极健康的发展,父母应当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也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性,避免孩子因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躁逆反的情绪,也帮助孩子培养自立自主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首先是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会自主规划;在孩子的交友和相处问题上,给孩子一些自主的空间,鼓励孩子自己去交朋友,这样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去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也能够在不同的交友圈内学习到更多与人相处的知识和方法,从而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

其次,可以给孩子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自主决定权。许多父母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欲,希望孩子大小事情都按照自己说的去做,但这样不但会使孩子有压力,更会阻碍孩子自主能力的发展。作为现代父母,应当在孩子学会表达他自主需求及意愿的时候,就去考虑给予孩子一定范围的自我表达和选择的权利,例如可以选择今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看什么书等。

最后,应当鼓励孩子进行自主探索。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提问时,通常会选择立刻告诉他答案,这样做虽然能让孩子更快获得答案,但同时也减少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应当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鼓励孩子自己去进行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熊孩子”的第三个特征是缺乏共情能力。对于个体来说,情感是一种能量。而对于孩子来说,最能够传递给他能量的便是父母。感性的溺爱很有可能会养成“熊孩子”,理性的关爱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讲,当知道自己闯了祸时,他可能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在面对孩子犯错时,如果父母不问缘由不明真相就盲目地维护自家孩子,而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甚至谩骂,则会让孩子有样学样,不仅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与做法有问题,还会变得更加调皮和不懂礼貌。但如果父母对孩子做出的第一反应是责怪与惩罚,则有可能会导致这个孩子下次再做错事情时,为了逃避父母惩罚而不敢让父母知道,最终选择隐瞒甚至说谎。

如果父母能够理性地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以文明讲理的方式去解决,同时也对孩子给予情感上的理解,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强大的能量,帮助他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同时又能勇敢坚强地面对,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当父母能够让孩子经常感受到正确的爱的信息,那么孩子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对于外界的情感表达也会变得更加温和、温暖。

总而言之,要避免将孩子养成“熊孩子”,当代父母们最重要的就是从真正爱孩子的角度出发,找到正确的方式与方法,在制定一定的要求和规范之下,以身作则,从情感上理解和尊重孩子,从思想上帮助孩子找到方向,从行为上做孩子的榜样。每一个长大的孩子身上都会有父母的影子,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摘自《心里与健康》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