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的姑娘并非不想上学

时间:2022-12-09

委屈的姑娘并非不想上学

刘峥

 

深秋的一天,我的心理治疗门诊来了一位姑娘,她叫晓欣(化名),刚刚升入初中三年级,个子不高,圆圆的脸,马尾低低地梳着,黑色的头发泛着干枯的黄色,低着头慢慢地走进了我的诊室。

 

我其实想上学

我请晓欣坐下后,她很有礼貌地向我问好,沉默几秒后,默默流下了眼泪,轻声说:“我最近都没怎么上学了……其实,我并不想这样”。

原来晓欣进入初三后,感觉压力特别大。一是学习的课程内容变得复杂,二是感觉中考在即,不学习就没有出路。同学们都在紧张备考、复习,上课、下课都在刷题,以前在一起玩的好朋友们也变得疏远了。因为要学习,手机都被家长管控起来,放学后无法联系,老师们都在强调“人生第一次选择”,每天上学变得压抑、紧张,对于老师的提问,回答不出来就觉得沮丧,考试成绩也不好,慢慢地不想再去学校。但其实在心里,晓欣希望去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她说:“谁不想好好上学啊,谁都想优秀,想学习好,想和同学好好玩儿!”

说到这里,晓欣哭得更厉害了,就像一个委屈的小孩,窝在沙发上孤独地哭泣。慢慢地平稳了情绪后,晓欣说在学校不开心,在家里休息也不痛快。她告诉我她有一个两岁的妹妹,由于爸爸上班忙,妈妈也没有办法全职在家照顾妹妹,所以请姥姥住在家里照顾妹妹,她不上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姥姥还有妹妹一起相处。晓欣喜欢妹妹,也总想跟妹妹一起玩,可是妹妹爱哭,妹妹哭的时候,姥姥和妈妈就会斥责她说:“不要招她,别把她弄哭了!”晓欣会辩解几句,但并没有什么作用。

与父母初次访谈时,焦灼的妈妈先开口介绍:“她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去上学了,之前是偶尔不去,现在已经完全不去上学了,到学校就会哭。初三的学习本来就重要,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不上学了落下的会更多!”旁边的爸爸一直看着地面,偶尔看看妈妈并点头认同,妈妈停顿下来后,爸爸开口:我们对她的要求并不高,其实不上学也不是不行,完全可以在家学习,问题是她现在生活的作息规律没有了,书也不看,也不锻炼,本可以利用不上学的时候补补课,这什么都不做,上学了更跟不上了,那不就更难受了,这不就废了么!

晓欣听到父母这么说,头更低了,自己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爸爸妈妈的话让她觉得更加羞愧。我给家属做了一些心理教育,鼓励他们先解决目前的困难,让孩子的心情放松一些,改善亲子关系,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关爱。

 

情绪困住了我

第二次见到晓欣,她依然低着头走进了诊室,依然坐到了上次的位置,沉默了一会儿,开始倾诉着上周与妈妈、姥姥、妹妹之间发生的事情,任由眼泪肆意浸湿着口罩,身体和双手就像僵住了一样一动不动。家里人对晓欣的教育目标是要独立,因为现在不上学,爸爸妈妈会要求她尽量准备晚饭,可晓欣做完了饭,姥姥却宁愿吃桌子上的咸菜也不夹她做的菜,她看到眼里,不解由心而生,想问却问不出来。晓欣哭着说,自己是转学过来的,很想念小时候生活的那片土地,因为那里纯洁、安全。

经过几次访谈,我了解到委屈的情绪一直困扰着晓欣,她又无能为力,什么也做不了。鉴于这个原因,我们一起制订了计划:第一,认识情绪,第二,理解情绪,第三,诉说情绪。

 

第一阶段,认识情绪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和情感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是我们个体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外部表现简单说也就是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比如愉快时心跳节奏正常;愤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等。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也就是个体需要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我和晓欣讨论在哭泣时她的身体是无法动弹的,甚至只能呆呆地保持一个姿势让委屈、无助、愤怒的情绪肆意地蔓延。我们慢慢地把这些情绪进行命名,认识它们。

 

第二阶段,理解情绪

当我们认识了委屈、无助、愤怒等情绪后,便开启了理解这些情绪的工作。晓欣从小跟着父母在他乡生活,小学时回到了现在的居住地,由于自己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与同学在学校发生了一些摩擦,直到现在还在耿耿于怀。家中爸爸妈妈也没能充分理解晓欣,让她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好。妹妹出生后,爸妈更是把大部分的精力和重心投入到妹妹身上,让晓欣徒增了被抛弃的感受。对这些感受的理解正是晓欣最困难的部分,所以,在遇到这些情绪的时候,我会陪着晓欣“看一看”它的样子并进行充分地理解。

 

第三阶段,诉说情绪

诉说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习惯、认知水平等,所以在这里让晓欣寻找到舒适的方式是最重要的。在基于认识和理解情绪的基础上,在讨论和摸索了多种方法后,最后晓欣找到了可以诉说的朋友和记录情绪的方法,把感受到和理解到的情绪诉说出来,让自己的情绪适当地舒服地表达出来。

晓欣带着内心的委屈、无助、不安等情绪困扰走进了我的心理治疗室,经过了一年多的心理治疗,现在的她已经坐在了课堂上,为自己努力奋斗着,在这里我祝愿她考上心仪的学校。

 

摘自《心理与健康》2022年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