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画走进孩子的内心

时间:2022-04-21

巧用绘画走进孩子的内心

张琦

 

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你是否常常存在这样的困惑:自己平时工作忙,疏于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时间久了,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越来越不愿意跟人交流;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屡教不改,还影响别的孩子学习;家里生了二宝后,大宝突然变得爱哭,如何把一碗水端平,给孩子安全感呢?

在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群中,有关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求助者越来越多。有时候做父母的常常会感到无能为力:孩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又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呢?

2017年,一档电视节目引发了热议。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多年的医学博士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仅通过观察几张儿童绘画和孩子们的游戏过程,就从20多个孩子中找出了画作相应的主人。节目一经播出,立刻引起热烈反响,在全国掀起了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浪潮。一幅画,真的如此神奇吗?这能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带来怎样的启示呢?其实,不要小看绘画的作用,这背后存在深刻的心理学原理。

你是否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年纪很小的孩子,即使不会说话,都会画画。他们会在任何地方“作画”——报纸上、结霜的窗户上、蒙着一层水雾的镜子上、家里的墙壁上、你的办公文件上……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画家,他们会在任何地方作画,直到你大声呵斥着制止他们的乱涂乱画。

其实,你眼中的“乱涂乱画”并非毫无价值。换一种眼光去看待,绘画其实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提出,绘画是儿童心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自我表现活动。每个孩子都拥有天生的学习能力,他们会通过观察去认识这个世界,并通过涂鸦和绘画行为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受表达出来。

有一个小男孩,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却还是会尿床。为此,家长又气又急,反复唠叨和打骂都不见成效。直到有一天,在学校组织的心理普查中,一名心理咨询师发现这名小男孩在“房树人投射测验”中画了一个厕所,而厕所上方盘踞着一个巨大的恐怖的幽灵。经过询问才了解到,小男孩非常怕黑,他觉得黑夜中的厕所是幽灵的领地,因此晚上不敢一个人去厕所,就这样一直憋到天亮,有时候实在憋不住了就会尿床。

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后,咨询师决定直接利用这幅画进行绘画心理治疗。她与孩子认真探讨了这幅作品,鼓励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力量,一步步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最终,孩子发现光明是打败未知恐惧的法宝,并在画面中添加了一个温暖的太阳。阳光融化了黑暗的幽灵,唤醒了沉睡的花草树木。

在咨询师的提议下,孩子将这幅画撕成一点一点小小的碎片,扔进马桶,并由孩子亲手按下了冲水阀门——这既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也告诉了孩子一个事实,那就是他能够亲手打败内心的恐惧。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家瑞安装了小夜灯。从那以后,孩子的焦虑情绪得到了逐步缓解,即使偶尔还是会害怕,他也会立即“召唤”出心中的太阳,帮助自己驱散对黑暗的恐惧。而这个太阳,其实就是孩子自己的力量。每个孩子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们并不是麻烦的制造者,而是人生的探险家。成年人往往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孩子,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认真观察孩子的画作,孩子画得最多的人物,除了自己,就是爸爸妈妈,这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只有孩子认为重要的人物,才会出现在画面上。而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幅画,往往表达了孩子真实的想法。

前文中提到的医学博士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致力于儿童绘画心理的教育普及。因为长期出门在外,女儿与他越来越疏远。直到某一天,他出差回到家后,发现女儿画的全家福中居然没有自己,女儿的态度也不冷不热。常年从事心理工作的经验告诉他,自己对孩子的陪伴太少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也越来越小了,这是孩子在进行无声的抗议呢。于是,他抽出了整整一周时间陪孩子参加夏令营。夏令营结束后,孩子又画了一幅全家福,这一次,一家三口齐齐整整都出现在画面中,那个“消失的爸爸”终于回来了。

由于孩子爱玩的天性和形象思维的特点,儿童绘画心理治疗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绘画所需的工具简单便携,有时候只需要有一张纸和一支笔,就可以开始了。

研究人员发现,绘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握笔描绘的过程能够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提高眼、手、脑多方协调能力。当孩子全神贯注沉浸在线条和色彩的世界,这种“心流”体验能够增强他的自信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向人们分享他的画作、描述他的感受时,能够培养其情绪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常常抱怨孩子们乱涂乱画,与其批评制止、压制孩子的创造天性,不如转“堵”为“疏”,尊重孩子的兴趣。可以在家里设立专门的绘画场所,并在这个过程中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引导他在特定的场所和位置画画,结束后自己整理绘画工具,恢复房间的秩序。

虽然绘画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但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走进孩子内心的途径,搭建了一座与孩子沟通的桥梁。有些家长能够察觉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时候,你只需要弯下身,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沟通,问一问他的感受,再让他画出来,不需要过多的绘画技巧,只需展现内心真实的感受。在理解和陪伴中,改变和疗愈都在悄悄发生,父母和孩子的心也越贴越近。

 

摘自《心理与健康》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