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入坑”的心理密码

时间:2022-04-21

盲盒“入坑”的心理密码

张蔚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这句经典台词,也适用于形容如今的年轻人追捧各种盲盒的行为。

盲盒的“玩法”是:在相同盒子中放置不同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但有一定概率抽到自己心仪的款式。盲盒涉及玩具、美妆、图书、食品、文旅、服装等多个领域,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玩盲盒上瘾,不仅导致“乱花钱”,还影响了学习、工作和生活。

其实,盲盒算不上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明治末期的日本。当时的百货公司将销售福袋作为尾货的促销方式,福袋的价格仅为100200日元,但得到什么东西要凭运气。有些福袋里有价值较高的物品,有些则是推销不出去的积压商品。而对于我国的“80”“90来说,儿时的扭蛋机、干脆面里的卡片和小玩具,则是那个年代的盲盒。

盲盒为什么能收获一代代年轻人的喜爱?背后存在一些心理原因。

 

潘多拉效应:解封未知的快乐

潘多拉效应来源于古希腊神话。宙斯给了女孩潘多拉一个盒子,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潘多拉越想越好奇,最终她打开了盒子。然而,盒子里装的却是人类的全部罪恶。心理学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称为潘多拉效应。

人类对未知的事物永远充满好奇,甚至甘愿冒风险去一探究竟,这也是盲盒让人欲罢不能的重要特质。

 

斯金纳箱实验:小确幸的大刺激

盲盒的复购率很高,甚至有人称“一接触就上瘾”“不集齐全套就睡不着觉”。疯狂购买盲盒的行为,可以用一个心理学实验解释——斯金纳箱实验。

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设计了一系列斯金纳箱实验,来揭示人类主动行为背后的秘密。他把一只小鼠放在一个有按键的箱子里,每当小鼠按下按键,就会掉落一颗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小鼠就学会了在饥饿时主动按下按键获得食物。斯金纳认为,食物“正强化”了按键行为,促成了小鼠按键获取食物行为的建立。继续试验发现,即使没有食物掉落,小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继续按键行为。经过几百次失败后,小鼠的按键行为才会最终消失。

对于盲盒的购买者来说,打开盲盒获得想要的玩偶是一种“奖赏”,会“正强化”购买盲盒这一行为。不确定的购买结果,就像以一定概率掉落的食物,即使购买者无法判断行为与结果的关系,行为也可能会持续下去。盲盒这样的“小确幸”,往往可以持续不断地提供“大刺激”,长此以往购买者就会“盲盒成瘾”。

如果仅是把玩盲盒作为一种偶尔的娱乐消遣,无可厚非。如果出现成瘾行为,就需要格外注意了。比如,在购买盲盒上花费了过多的金钱和精力,或者一旦不买就难过、焦虑,导致购买行为越来越频繁等。青少年应正确认识盲盒给自身带来的利与弊,把握应有的尺度。那么,怎么防止自己对盲盒上瘾呢?

1.学会区分想要需要

买东西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真的需要它?有没有可以替代它的东西?买它是否只为了一时的快乐?认真思考之后,确定这个东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再去购买。

2.放弃追求由外部奖励带来的满足感,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玩盲盒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是比较低级的无门槛爱好,而真正能够引发持续兴趣的优质爱好,往往都需要投入时间去学习、了解。虽然健康的兴趣活动有一定的门槛,但是它能够给人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和持久的满足感。

3.了解真正的内心需求,对症下药。

如果沉迷盲盒是因为孤独,那么就反思一下自己的社交模式是否存在问题,并且尝试开拓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如果是因为压力过大,那么尝试探索一些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比如运动、听音乐等。如果是因为对成就感的渴望,那么可以找找自己是否还有其他擅长的领域,努力提升自己。与其对盲盒爱不释手,不如把这份喜爱赠予自己,爱自己,充实自己,探索自己“生命的盲盒”。

 

摘自《大众健康》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