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 家长从“心”帮扶

时间:2019-10-29


李幼东

 

    很多家长会因辅导孩子作业不得法而心力交瘁,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首先应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再来处理孩子的问题。一般来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习能力弱,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行为不能够自控等。如何化解呢?

                         承认孩子的不完美

    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完美的存在,但并不影响我们追求美好的生活。承认自己的孩子不完美,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如果父母避讳这件事,将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的情绪变化,这会影响其自我调整、自尊和自信心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孩子执行功能发展时期,如果家长能提供一些支持和指导,可以帮助他们的执行功能更加完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执行力的一种体现。

                            对环境的干预

    环境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些家长可以通过改变孩子所处环境,以减少问题的发生;改变孩子所要完成的任务性质,以促进孩子更好的表现。此外,还可以改变大人对孩子监督协助的方式。

                             多鼓励少批评

    不少家长习惯纠正、批评孩子的不良行为,而常常忽视对良好行为的鼓励。这种负面的家庭气氛,会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家长还要给孩子解释哪些行为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以及背后的问题。

                       不设置能力以外的强制性任务

即便是成人,如果被安排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额外工作,心态也会失衡,孩子更是如此。如果孩子不能一次性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要着急,应宽限更多的时间,并适当进行言语指导。 

借助他人辅助 

有些孩子上课容易受到干扰,可以请老师和同学给予一定的帮助。比如,针对孩子上课小动作、注意力不能集中等问题,可以通过让孩子帮老师擦黑板、分发作业、上课回答问题等方式,增加对课程的投入感。

                            制定时间计划

针对孩子做事情拖拉,丢三落四。家长可以使用时间管理模式,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应的事情。还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帮助孩子进行规划,如每天放学后,给孩子一点时间检查是否记录今天的作业。

 

 

                             摘自《家庭医生报》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