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纹刻纸:方寸之间显绝技

时间:2019-08-08


王 成

 

    温州第十四高级中学的宋瓯龙书包里有  一个长方形木盒子,里面放着他的宝贝—3把刻刀。

    最开始他只有一把刀,是学校在高一新开的选修课——“细纹刻纸”课上发的,这个课程名字对温州乐清人而言丝毫不陌生。

    “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根据《乐清县志》,早在700多年前的元代,细纹刻纸便开始在民间盛行。乐清细纹刻纸被称为剪纸业的“南宗代表”,其精细程度能达到在方寸大小的纸面上刻出300多个小洞孔,堪称中国一绝。与剪纸不同,细纹刻纸一刀下去不是~张,而是多张,且张张质量完全~样,这也是细纹刻纸令人叫绝的地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细纹刻纸逐渐失去了制作的手艺人。宋瓯龙只记得在一些大型展览上看到过巧夺天工的刻纸,当下便极为惊叹,于是毫不犹豫选择了这门看起来异常“高大上”的选修课程。

    谈起自己第一堂课做的剪纸,宋瓯龙笑着说“惨不忍睹”,自觉要跨进细纹刻纸的大门太难了,不过他的授课老师却极富耐心。老师叫单温克,是温州剪纸世家传人,还是年轻的细纹刻纸代表性传承人。他教学生磨刀、握刀、下刀的技法,也告诉他们一些剪纸的小知识。慢慢地,这门课程改变了宋瓯龙的想法:“我发现刻纸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人人都能去做。”

    看到一幅幅精细的作品从自己的手里诞生,充满成就感的宋瓯龙对细纹刻纸上了瘾,下了课向老师请教还不够,每到周末,还会坐公交车去单老师家学习,不少同学打趣他快成单老师的“干儿子”了。

    细纹刻纸讲究一个“细”字,有的作品最细的线条只有0.2mm宽,对刀的要求非常严苛。为此,宋瓯龙又新买了两把刻刀,一把宽一点,一把细一点。他用刀的技艺越来越精湛,作品也越来越精致。

    一方桌子,一摞柔软单薄的宣纸,一个油盘,一个挡拄,几把刻刀,就是宋瓯龙刻纸前的准备,而一坐下刻纸,往往少则1天,多则需要半个月才能完成一幅作品。高二国庆期间,宋瓯龙就在家“坐”了5天。他要参加“美丽中国梦·雷锋杯”全国校园剪纸邀请赛,连着5天不知刻了几万刀,把校园生活、雷锋精神及传统纹饰都刻入了其中。最后这个40 cm X 60 cm大小、名为《锋潮似我》的细纹刻纸作品获得了全国特等奖,他在学校也成了小有名气的细纹刻纸达人。

    在温州第十四高级中学,喜欢细纹刻纸的同学还有很多,如果说宋瓯龙是细纹刻纸的小小传承人,高一学生陈语活就是细纹刻纸的创新者。

    传统的细纹刻纸多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纹样,如花鸟图、丰收图等。在刻了几次老师提供的画稿后,学过几年绘画的陈语沿有了自己动手设计图案的想法。同样是在国庆节,陈语沿想到了可以用细纹刻纸表达“家国”主题,她选取了松鹤、菊花、杨柳等意象,绘制出了正斜式纹样的细纹边框,再利用Photoshop技术,重新绘制、拼贴,在图稿上进行细致剪刻,最终完成了这幅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作品——《家》,这件作品后来还被选中参加了“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工作坊”的展示。

    一年前,陈语活还是完全不懂细纹刻纸的“小白”,现在,她已经成了可以向欣赏者介绍作品精髓的“内行人”。她告诉记者:“因为非遗,我选择了美术。”细纹刻纸让她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如今成为美术生的她希望自己以后的艺术作品中能加入更多非遗元素。

而宋瓯龙如今是学校细纹刻纸社的成员,除了在社团里帮助辅导社员,他还是每周末雷打不动去老师家学习。他把细纹刻纸当成一种可以好好培养的兴趣,只不过和大多数人的爱好相比,这个兴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

 

摘自《中学生天地》2019年总第865、866期